在我读过的许多书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人生导师,时时给我指点给我启迪。
《平凡的世界》是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巨著。该书以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西北农村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全景式表现了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被喻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小说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以及那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艰辛的人们,展现了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品质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看似在描写他们苦难的人生,实则像一位智慧的导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美育课。
穿行于这部百万字的鸿篇巨著中,那些青春的苦乐、亲情的无私、友情的慷慨、爱情的悲欢,以及人性的自尊、人生的苦难与拼搏,都以温暖的场景感动着我。
孙少平用他的汗水和乐观诠释了奋斗之美。我几乎是含着泪读完的。一路走来,尽管他不知道生活等待他的是什么,可他总是在不断地顽强地拼搏着。不论是读书,还是打工;不论是在黄土高原上揽工,还是在黑漆漆的煤矿上当煤炭工,他所从事的都是极其艰苦危险的工作。他不贪图和哥哥少安合办砖厂的收入,他想赤手空拳去陌生的城市闯荡,寻找他想要的生活。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青春的自尊与自爱,看到的是一个坚忍的奋斗者形象。
“裤子显然是两年前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在少平露着脚踝的裤子上,我看到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模样。想起了雨天里我挽起的裤管下露出的两只“鸳鸯袜”,其实那个时代有“袜子”穿已经是很好的了。“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我爱着这本书,爱着和少平一样的青春年华,爱着苦难的日子里那些成长的快乐。我深深知道,我爱的不仅是一本书,而是一段奋斗的青春岁月。正如作者所言:“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决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为了让弟妹读书,孙少安十三岁开始就操劳家事。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家人维持生命的唯一指望。他肩负着抚养年近八十、常年卧床不起的老祖母,挣不了多少公分、年老体弱的父母,供养上高中的少平和上初中的兰香,还得接济姐姐一家。他脚踏实地地在黄土地上辛勤播种,完全把过好这个家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正是这份责任和信念,他才没有在无数艰难与困苦之中垮下来。在跌倒爬起间,他承包了砖厂。当成了“农民企业家”后,他致富不忘乡亲,为自己的村子修建了一所学校,让双水村终于出现了有模有样的小学。
悲欢、生死,以及世事的变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一不是平凡之事。但“《平凡的世界》不止火一把,它成了畅销书。年年加印,从未过时。”可见,这部作品已经成了“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的代言。
诗人臧克家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半生以来,我走过许多路,读过许多书,却从未间断过向《平凡的世界》这位朋友寻求人生的智慧,倾听这位老师的引导和教诲。
张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