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的温厚与蓝海洋的灵气,注定会诞生一个又一个诗人。他们必将以思想为骨,以红土的厚实为肉,以海洋的奔涌为血液,涵养着一首首必然让人怦然心动的诗篇。存波的这本近作,以开阔的题材,富于质感的语言,及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表现手法……正填补着某种程度上的空白。
一、陌生化
人类的写作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诗贵创新,即是唯一有效去除审美疲劳的办法,“陌生化”三字因此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无时无刻不悬在一个有担当的写作者头上。存波显然是有心或具备着这样的意识的,思想决定行动,他的笔触才会跟着他的思维进行着一次次的冒险……
“在邓宅寮村,我的鼻子/倒似两根过滤嘴/循环来往的、都是肉眼可见的/朗朗润润的长寿基因”。我到过邓宅寮村,作者的老家,的确就在一片碧绿和充满负离子的浸润之侧,这首小诗因而与我毫无隔阂。惊奇的是作者陌生化的表达……
《夏天的另一种解释》同样具有如此“神力”,他如此下笔:“与温度有关。越是高温/木菠萝的包,包得越厚/荔枝的脸,越涨得越红/龙眼的形状,变得越圆润越光滑/芒果垂坠的重力,越是让人提心吊胆/我为夏天正名:夏天是被成熟出卖了”。不错,诗并不难懂,一种借力打力的策略,却在“借”的过程中,敢于“一反常态”。而其《炊烟升起的火种》中,最末的比喻,优美得让我想喊,也可以说“陌生”到让大众几乎不认识:“我曾为一棵枯萎的龙眼树/哭泣。当看到一朵蘑菇长出来时/我再次为这棵龙眼树祈祷//然后有白蚁从枯枝里钻出来/一只小鸟获得了美餐//一位农民走过来/枯干的树,成了炊烟升起的火种//晚饭很香。早起的阳光/像枯树长出的新芽”……还有很多篇目同有如此功效,如《北桥公园的早晨》《海珠老巷》《博鳌的早晨》《高岭,我把你写成了现代诗》等等。想象力是一首诗的翅膀,没有出人意料的翅膀,何来石破天惊的飞翔?
二、暖色调
《致敬阳光》是《温度是野生的》的开篇之作。占据第一,必有原因。当然,你也不用猜,题目已经透露:满满的暖色调!其中的第4节是这样写的:“听到了犁铧的声音/看到牛叫的热情/早春的鱼塘/已在冒泡”;第5节有句:“豆角芽在春天的旋律中/上演了一段双人舞”;第6节只有两行,但诗味更加浓郁:“柚子树的白黄色花蕊/让斑鸠鸟蜉化出一朵朵的芳馨”;而第7节有句:“枯枝脱掉了死皮/嫩芽又有了生长的方向” 即将全诗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诗歌来源于生活,至此,诗人以画龙点睛的笔法与功力,将诗成功引向明亮之境。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得更明显:“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红土地不冷》选择的是白描:“玉米地不怕冷/冬天又长出了嫩叶/苦楝树脱光了衣服/一树坚韧的种子,晾着个性/芒果树上的繁花,越冷越精神/甘蔗林还没来得及收拾,一垄垄凌乱又蜜蜜/没空的红土地,已赶在早春/许下了来年全部的热情”。诗句是透明的,但排闼而下的句式,却让我们的身心,“感染”到了“火”的温度。
三、驳杂的能力与宽阔的必要
没有厚实的泥土,难长高大的树木。向高向远,与埋首向下,或许,便是小诗人与大诗人的分野之处?
李白的“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泪流”;戴复古的“摩挲老眼从头看,只有青山无古今”说得都相当直接。而在我的心中,那个姓徐名霞客的人,则一生都走在漫漫长途上……
我一直觉得,诗人不应局限于某些角落,或专注某些题材。
《温度是野生的》第二部分我十分看重,关键是,不能将应该纯粹的诗歌写成游记体。存波肯定明白,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会明白诗是内视点文学。其笔锋在扫过眼中的山山水水之后,必须有诗的内核埋藏其间,必须用“缪斯”牌胶水粘合,那些走出了很远的文字才会不至于松散,才会有效……
《桂林诗章》《西江行吟》《珠海行》《螺岗岭南望》《在海口,我夸下了海口》《九条巷子》等等诸组诸章,因为过于庞大,不宜深入细列,其带来的宽阔感与新鲜感,对读者是一种“走万里路”的快慰;对于作者,则更有丰厚其作品内在的物理作用……
至于“驳杂的能力”,似乎更为重要。单薄、单调、单独……都有相应的贬义。一个成熟的诗人,无不恣肆而厚重。这当然与技艺一词有关,敢于巧妙地变形,大胆使用长句,兼收并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修辞立其诚”等等,都应是其尝试与掌握的范围。而这方面涉及到的作品有《今天开海》《古松林》《我的一天》《北仔》等等。完整度是一首诗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而构架能力当占首位。一个诗人的驳杂能力是向高向远向大的必要能力,没有鸿篇巨制,一个诗人欠缺的往往即是“拳头”作品。即使不“等量齐观”,有牛刀杀鸡,似乎也比只有小刀更心安理得……
四、趣味性与幽默感
“味同嚼蜡”是所有艺术的死敌。尤其是诗歌,语言应该是她“美丽的外套”。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成立,“趣味”便可成为最好的“药引”。而“文无定法”,好的一面宽阔无边,但当你误解,它又立时“壁立千仞”。这方面的代表作,我首推《网鱼记》:
“海在笑我。鱼也在笑我
甚至连一只被网上岸的螃蟹
也都在取笑我
我走向大海
海泥拉着我:你难道不怕沉下海底?
我一手扶着自己,一手放着渔网
鱼儿从我的腿间滑了过去
我肯定斗不过大海。斗一只小虾
应该没问题”
这是一首现实感颇强的作品,也仿佛一篇童话。作者的侧身楔入,增加戏剧性的同时,也让意趣顿生。不管是“向我喊话”还是“看谁网谁”甚至是“在没放网的地方,它上蹿下跳”这种我们也不陌生的戏剧性场景,都足可以让我们笑上半天。值得表扬的是,作者能有效地将这些粘贴到一起,让我们在笑话声中再反观自身……
《参观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施工现场》《机械砍蔗》《广丰糖厂》等等诸章,都不凌虚蹈高,其幽默感或趣味性同样十足。这跟一个作者心性首先息息相关,然后当然便是他的认识,让笑声在文无定法的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当说也是一条“曲径”。而让生活充满笑声,更是诗人该尽的一份责任。
五、爱的狭义与广义
诚然,完全的创新总是艰难的。但在这一宽阔的题材领域中,抒写总要继续……《新年礼物》通过乡下的母亲饲养的一群鸡鸭,并期待着孩子们回乡过年的故事,抒写出一个母亲朴素又亲切的爱:
“咯咯咯……
这一群鸡鸭鹅啊
母亲足足喂养了大半年
瘦了肥起来,肥了瘦下去
到村口去 迎接
我将要回家过年的孩子!
母亲的吆喝声像军令
父亲呢喃着:一只只都长胖了呀!
咯咯咯……
这群鸡鸭鹅呀
唱着跳着 像一支仪仗队
这份新年礼物
在母亲的手指头上
天天摸呀捏呀盼呀
生怕在这寒冬腊月里
又瘦了回去” (《新年礼物》)
诗歌打动我们的是这份新年礼物的丰厚吗?显然不是。我们感动的是那个吆喝声像军令,手指头天天在鸡鸭鹅们身上摸呀捏呀的母亲,天下的母亲也许都是相似的,但作者明白,必须找到自己母亲的与众不同,并加以艺术性的表现……《风水塘》与《修族谱》两首,留给我的印象与思考,则要宽阔与深远得多:
“与村子同龄,与古井同岁
盛满了一年四季。阴晴圆缺里
光阴的深浅荣枯
每一滴水珠
都养活着一个故事
这一盆显影液
一代代父老乡亲的容颜
三百年的祈祷
希望从不干涸” (《风水塘》)
诗歌不长,但可读性极强。语言是紧凑的,节奏是有韵的,思维是跳跃的,比喻高远而生动,激烈的大爱之情,通过作者的压缩,已内敛其间。
《修族谱》可以说是《温度是野生的》中最重要的作品,一种后辈对前辈的敬重之情,通过抒情而厚重的文字,呈现:“我要沿着 我的血源/那条 五百年流过来的河/一滴一滴地 逆寻//看不到风景/一路都是散落的石碑/有时会遇上断崖……”而形象性的表述,让“修族谱”这样枯燥无味的工作,得以传神地进行,也让诗歌的神韵有了可触之感。
这样的作品,显示了作者对诗歌的尊敬之心,也显露了作者诗艺的日渐成熟。而我们即是被其中浓浓的爱意,对历史与源头的尊重,深深打动……
黄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