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到《人生之路》的与时俱进
如果说电影《人生》是壶口瀑布,那么,电视剧《人生之路》就是万里黄河。
如果说早期的《人生》是序幕,那么现在的《人生之路》就是徐徐展开的正剧。
《人生》的结尾,高加林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路遥给它的续集是写到80年代中期的《平凡的世界》,而在《人生之路》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里,主人公们已经走进了新世纪初的大上海。
壶口瀑布,与远方的大海,既有落差,也有阔窄差距。有落差,就有波澜,就有滚滚向前的动力;有宽度,就有气概,就有归帆去棹的风景。这也许就是《人生之路》对于《人生》的价值。
陕北的黄土高坡,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这里有苦难、坚忍、雄浑、博大和仁厚。而南方的上海,堪称现代中国的文化高地,这里发达、繁荣、开放、包容、朝气。这两种地域文化的相遇,让无数庸常的人生变得非凡,又超越一个个个体人生成长的意义。
在《人生之路》热播期间,看到广西各地参战老兵在龙州烈士陵园悼念44年前牺牲的战友,联想到《人生之路》的高加林,其实也是对《人生》高加林的一次缅怀与致敬。因为后来阳光、自信、进取的高加林已经不再是那个愁苦困顿、压抑自卑的失意青年。
《人生》揭示每个人都有地理和精神两个故乡,《人生之路》告诉我们,走进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人有故土和远方两个故乡。那就是,坚实苍凉的陕北高原和流光溢彩的上海。
《人生之路》让《人生》价值永恒
好的作品首要的是要忠实它所处的时代,不必也很难取悦它之后的种种时代。而《人生》故事之所以能余响不绝,并能作出当代表达,一定有它亘古不变的价值力量。
从《人生》到《人生之路》,开辟了尊重经典和尊重原著的新路径。与其尊重原来的故事,不如传承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原作的核心价值就是“奋斗”。《人生之路》就是奋斗之路。
如果不看今天的《人生之路》,我们可能仍然活在当年《人生》的生存茧房里。《人生之路》得以让我们吐出了青春憋屈的那一口气。
《人生之路》是选择之路。真正塑造人生的不是命运,而是选择。只有坚毅勇敢的选择,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你才有机会救赎自己被偷的人生(高加林)、被时代抛下的人生(刘巧珍)、被别人误导的人生(高双星)。
《人生》留给当年观众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人生之路》告诉今天的我们:只要永不放弃,时代潮流也要推着你前进。
唯有走过《人生之路》才明白,故乡,不只是落泊之后无可奈何的归处(《人生》的结尾),更是每个人不断书写或刷新人生的高度(《人生之路》的结尾)。
“顶替上大学”,是高加林人生的痛,也是高双星人生的痛。祛痛不是靠被剥夺者的忍受,也不是靠剥夺者的苟且,而是靠友善长出牙齿,让违法付出代价。这是可贵的时代进步。
路遥1992年离世前夕获得彻悟,对所有人都宽恕。《人生之路》的尾声,高加林与高双星相逢一笑仍是兄弟,不是简单的剧终团圆,而是体现了原著作者最终的人生格局。
“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如果路遥九泉之下能够看到《人生之路》,他对尼采这句话一定有自己的切身感受。路遥的“死后方生”,是价值永恒,也是时代进步。
用《人生之路》叩问当下“人生”
《人生之路》放在当代是个显得陈旧、不够时尚的话题,但是它仍有一种深沉的力量。还是要坚定地告诉年轻人,炼狱般的苦难对于一个人性格磨砺、精神成长弥足珍贵。
让现在的年轻人理解高加林靠自虐式苦力劳作解脱痛苦是苛求,但他们或是陶醉于上流社会的浮华,却认识不到高加林“沪漂”改变人生的真谛,那一定离沉沦不远。
让“45度青年”与走过《人生之路》的人物来一场对话,高加林的理想主义、刘巧珍的纯真善良、高双星的洗心革面,会不会被当成心灵鸡汤?
“45度青年”的折中人生,让我想起80年代有一本《在人生的斜坡上》的书。站在平地上斜立苟且哪有希望,走在斜坡上直立向前才是强者。
虽然德顺爷爷没有止损高加林当时的下跌人生,却警醒了《人生》的无数读者。面对困顿人生,该由谁来指点迷津?
要走出新的人生困境,只有让《人生之路》再往前延伸方能求解。
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