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钢厂是黄石文学的一座精神富矿。1913年,大冶钢厂的前身——大冶钢铁厂在黄石成立之后,作为“中国近代 钢铁工业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以“办大办好”的宏程心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大冶钢厂潮头傲立,用数不清的“第一”,在中国特钢版图上标识“了不起”的足迹。同时,十里钢城也是一方文学沃土,也滋养了一批作家诗人,为黄石文学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修造分厂的工人李崇嵩,笔名叫重山,他的诗歌“钢水红似火,能把太阳锁,霞光冲上天,顶住日不落”,被收录郭沫若、周扬主编的新中国第一部新民歌选《红旗歌谣》。他是我市第一位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的会员,会员证的编号是第49号。20世纪80年代,同是冶钢人的吴作望等人,以匠人之心,萃取人间喜怒哀乐,拷问人性良知,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电视连续剧剧本等等,营造葳蕤丰茂的精神世界。21世纪初,从大冶钢厂走出的黄红艳,笔名塞壬,她聚焦青葱岁月、弱势群体和南下漂泊等主题,以现实书写出人生的沉默、坚韧和悲伤,成为全国知名的散文家。2022年,罗日新先生长篇小说《钢的城》横空出世,震动全国文坛。
大冶钢厂是一座精神富矿,文学创作传承有序。哪个时代涌出响当当的作家、响当当的作品,我们都不惊讶!
《钢的城》上下卷共56章,我将每一章的中心事件,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分别归拢,列出442个故事核。或者说,罗日新就是用临钢人442个鲜活的故事,配以宏阔的视野,生花的妙笔,讲出了黄石好故事。
作品的深度。《钢的城》瞄准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现实图景,深度写出了一家钢铁产业与一座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以细腻的情感和体己的关爱,为工业叙事、城市叙事和改革叙事,注入了力度很大、可读性很强文学性。罗日新先生以钢铁企业改革的参与者、记录者和观察者的身份,理性而缜密地再现了中国世纪之交艰难而辉煌的改革历史进程,将改革衍生的社会问题被想象性地处理为故事、情节和冲突,价值立场被塑造为人物形象,审美被象征为结构和语言,令人信服。这是罗日新的贡献。
作品的温度。《钢的城》叙述了临钢在改革浪潮中的阵痛与蜕变,相伴其中各等人物的沉浮和求索,寻找各种出路的试验与突围。壮士断腕的易国兴,处事持重的祝大昌,急功近利的傅佳钢,婆婆妈妈的冯为泰,眼界开阔的俞钢等,这些《钢的城》中风云人物,在改革阵痛、心灵博弈、经营压力、家庭矛盾交织和命运演进中,多维度地为城市立传、给历史回声、给个体尊重。侠女心肠的吴回芝,忍辱负重的薛三妹,贤妻良母的范小桃,玩世不恭的赖子,口无遮拦的活宝,注重实惠的刘胜利,浪漫卑微的冯仁银,老实受气的叶老实,这些小人物,以最动人、最温暖、最柔软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友情,为重大题材的作品增添了最耀眼的亮色。
作品的向度。《钢的城》“是一本从黄石土地上长出来的小说”,“是一部内行人书写的钢铁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有历史、有情怀的城市传记”。它启示我们:要写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陶冶高尚情操的作品,作家要像罗日新一样有责任、有担当,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更需要作家突破藩篱,从生活中萃取有血有肉、日新不已的精神营养,这样的作品才能传得开、立得久、留得住。
全国数十位作家和评论家在重要报刊撰文,肯定《钢的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尤其是工业文学发展史脉络中的位置和美学贡献。我们怎么办?
要跟进做好《钢的城》影视剧转化后半篇文章。一方面专班推进该项工作;另一方面,要统筹布局我市现有工业遗存功能性重塑,将“文学元素”“工业元素”融入周边老旧小区改造、工业遗存活化项目中,设计“钢的城”精品文旅线路和品牌,打造“钢的城”工业旅游的“黄石样板”。
大力引导本地作者打造文艺精品。要以《钢的城》为标杆,组织本市作家艺术家,深入挖掘黄石地方文化、矿冶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推动黄石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在文艺工作顶层设计、重点文艺人才选育、重点文艺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厚植文艺沃土,涵养文坛活水。假以时日,定然会产生新的文艺作品,像《钢的城》一样,与我们这座城市“相互成就,相互成全,相互滋养,相互丰富”。
吕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