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寻泽记》相遇在东风如涌的春天,时交雨水和惊蛰,这是两个令人温润又悸动的节气,而《寻泽记》的出现恰如檐下滴雨、枕上听雷。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作者描绘的园子深深吸引了。阳光、空气、植物、动物,满满的活力与诗意扑面而来。起初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写给孩子看的纯美童话,越看越发现故事中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一句句神来之笔仿佛想点醒众多为了生活劳碌的人:日复一日地敲钟绝不是活着的意义,收购站里的“废品”依然是缝补快乐的金针银线,关怀是最好的心理慰藉,追寻是理想世界永恒的催化剂……生活总有不如意,我们需要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片刻宁静,放下焦虑,放松身心,静下心来倾听大自然的呼吸,欣赏孩童眼里的光,对他们给予信任和尊重。
这本《寻泽记》是我市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的新作。于德北创作这本书的灵感源于多年以前在公园偶遇的一对父子。那个孱弱的男孩看到作家的本子十分好奇,而他父亲表现出的歉意和疲态让作家心中泛起了波澜。作家心怀对患儿的同情,没有直接询问孩子的状况,想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作一个故事,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看到希望,对周围的生命保持纯真的幻想。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近乎隐秘的线索串联起珍珠般的故事,这些故事从孩子的视角与动物对话,与精灵交流,联通了孩子的内心,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阅读这本书都会有极大的收获。
极具画面感的场景描写体现出作者不凡的文学功力。
在阅读文本时,细腻的画面会接连不断地从脑海中跳出来,没错,是跳出来的,而不是慢速浮现出来的。例如:“茄子、黄瓜还在开出新的花朵,而西红柿的红晕正在编织最新的讯息。葡萄打磨着紫色的珍珠。灯笼果向朝霞致意。而那平坦的稻田,稻穗已满怀真挚的谢意,因风起舞,大声歌唱……”类似的精彩句子在书中活泼地跳动着,令人应接不暇。作者十分擅长使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带领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去体会想象中的画面。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人感到放松和舒适。
书中的故事来自作者独特的想象,松鼠、鲤鱼、猫咪、喜鹊、瓢虫、蚂蚁、兔子、狐狸……动物都被赋予独特的个性,作者看似信马由缰的讲述,把动物的特点自然而然地介绍出来。例如猫走路没有声音,蚂蚁喜欢团队行动等等,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带有自己的鲜明个性,读来毫无违和感,同时透出了诗情画意。
本书构思精巧,故事前后呼应,反复阅读更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
书中的故事像是一枚枚拼图,前文的很多细节都为后文做了铺垫。很多细节我第一次读并没有留意,二刷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悄悄做了伏笔。例如鱼会唱歌也会写诗,喜鹊破案找回了孩子,蒲公英给瓢虫先生送了信,灰兔子和狐狸传递的爱心互助,以及水管精灵和医生。太多太多作者精心设计的彩蛋,都值得在反复阅读中发现。
富有哲理的句子让孩子认识世界,令成人掩卷沉思。
书中充满哲理的句子俯拾皆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孩子以启迪,对成人而言,则是对心灵的诘问。例如蚂蚁提出的疑问:“我们的宝宝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他们生存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储存食物吗?给他们的宝宝?然后,他们的宝宝还是如此?”书中,作者借敲钟人之口,向读者传达“时间是一条河流”,敲钟人就是一个隐喻,就像日复一日无法逃避的平凡生活,究竟是该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作者没有给我们明确的答案,而是温柔地宽慰疲惫却不甘心的人们:“人生有很多事是发生了就不会更改,学会放弃也就懂得了尊严。”还有更富有正能量的鼓励:“所有的烦恼、忧伤、沉闷和彷徨都被尘封在黑夜里,它们化成人生的肥料,滋养进未来的日子;这些肥料壮大的是什么呢?是快乐、满足、轻松和信心。”这样的句子是那么温柔,可以让人如释重负,犹如疲惫的旅人换了双柔软舒适的鞋,从此走得轻松自如。
这本书是具有治愈力的,如果孩子读了这本书,将得到文学上的滋养和启迪,通过文字感受到想象的力量,体会到大自然的呼吸。如果成年人读这本书,则会在珍珠般的故事里探寻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些温柔的话语中找到治愈自己的力量,给自己增添信心。
但愿翻开这本书的每个读者都能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