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曲春·春海税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以梦为马”四个字。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以梦为马》是海子的一首抒情诗。或许一首抒情诗用于一部长篇小说的评价上未必恰当,毕竟文体不同。
但细细琢磨也或许恰当。1987年,海子将这首诗献给当代诗坛,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诗人对诗歌、对语言、对祖国的赤子之情,也带着一种独特的使命感引领我们去认知彼时代的种种。而作家陈于烨作为一名税务战线的干部,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书写《曲春·春海税歌》,以南江财专求学的田楠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代税官的成长与他所铸就的可贵品格。与作者交流尚少,我并不全知晓他的全部经历,但从其《文学追梦路漫漫》中了解了他的文学追梦历程。我又不禁会想,这书里的主人公或多或少是他自己经历的投影。带着自传性质的书写总是让人感觉可亲可敬,比如我们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高尔基的《童年》、卢梭的《忏悔录》、毛姆的《人性枷锁》,甚至张爱玲的《小团圆》等等。“感同身受”这个词我从来都认为是带有安慰性质的。毕竟每个人的悲喜如此不同,以笔为犁耕耘出的人生,带着伤带着痛、也带着新生与希望。而将它们统统一股脑地坦诚示人,需要别样的勇气、别样的赤诚、别样的坚持。
《以梦为马》也好,《春海税歌》也好,写作的出发点是相似,作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身份立场,对祖国对所生活的脚下热土上生长出的一切,寄予最美好的期盼。否则我不会有机会借《春海税歌》,了解到“古老的税收就从夏代开始……夏商周三代的贡、助、彻……是中国古代税收的原始形式,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而后又有“租、庸、调、课、捐、赋”等。我也不会有机会体会到陈于烨写到的“雷州半岛柏油国道”“公路边的木麻黄”“樟头村”“东极镇”……所弥漫出的故事。我是跟随着书中的故事情节,了解到了中国税法的创立和演变发展历程,以及历史上为税收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与事。更不会了解到雷州半岛上如作者陈于烨一样成长起来的税官的辛劳与真性情。作者在书中写到的与税收、与税官成长有关的细节,事无巨细、信手拈来,既是他对税务工作熟悉非常的表现,也是他坦诚于自己文学之梦的率真。这份率真里有他试图以诗一般的语言去牵引和推进小说时间的设想。他喜欢用“时间老人”这个词去串起田楠这样一位被红土地长养的税官的故事,也用它去讲述中国大地上的风云变幻的历史。每每读到这个词,我会忍不住去想,或许他也不过是娓娓道来的“老者”,苍老了时间的从来就不是翻天覆地的事情,而是驰骋不止的人心。
既然我们都该有“以梦为马”的信念,也该谈谈书中多次出现的“梦”。我留意到了书中的四个梦:第一个梦,初入财专的田楠听了沈校长的致辞,梦中坐着飞船去到了仙人座星际见证众多主动上船纳税的人,并在星际文学院见到了自己刚刚出版的《春水奔流》。第二个梦,田楠在听完伞老师的税收专业课上的一番精彩演讲,他“梦见自己身着税务制服,英姿焕发,阳刚之气弥漫天地间,行人驻足赞叹。他向行人微笑点头,信步走上全国税务专家论坛的讲台,演讲他刚出炉的税收论文。”第三个梦,田楠通过时空隧道的列车奇遇有赵孟頫之风的书法奇女子,又去到了2050年的王羲之故居。第四个梦,田楠得缘在初冬的龙山湖水库,期遇才貌双全的文老师,“梦中情人”即为此般。作者所造的“梦”全都指向未来,它们既是小说主人公的追求,也是作者营造主人公成长合理性的一种认可,更是对未来人生和税收制度发展进步的一种浪漫向往。
作家都是造梦高手。我们作为读者,也只不过扮演着释梦者的角色,有的人解得全些,有的人解得浅些。愿我们皆能以我们的梦为马,天高地阔地驰骋。
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