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田清散文集《千年大院子:久安背》,一股浓郁江南风味扑鼻而来,作家向我们展示了一座江南千年村落的村容寨貌、风土人情,以及丰富多样的舌尖美味,呈现了江南村落古朴厚重的文化意涵,是文学界和人类文化学界的重要收获。尤其值得嘉许的是,李田清以极其敏锐的文化视觉,简约厚朴却不乏灵动的笔触,立体地呈现了一座江南千年村落的建筑文化情态。将一座村落称为大院子,在某种意义上,它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村落聚族而居、血浓于水的宗亲关系,表明了村民之间错综复杂又亲如一家的密切关系:“久安背是一个聚族而居的千年古村,全村近千户、四千余人,全为李姓,竟无一杂姓”;在建筑文化态势上,一座依山傍水的千年村寨,就是一座精心布局的美学图案,实现了结构上的精巧实用,外观上的和谐统一,既方便于平时的来往通行,客观上还有利于防火防盗等社会世俗功能。
一是呈现了古朴厚重的徽派建筑文化。凡世间建筑,大体上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固化为一定的建筑形态和地域风格。江南地区尤其是湖南一带,多为可烧制灰砖的土壤,砖石材料得以广泛运用于房屋建筑,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文化:徽派建筑。以安徽命名,其实仅指其在安徽地区的典型样式。经安徽商人带到了江南各地,沿清水江、乌江等水系进入云贵高原,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滥觞:“只有那一栋栋青砖老屋,一条条青石板路,一棵棵千年古树,还有那座古老的祠堂和那口古井,延续着这个院子的历史”,千年大院子久安背的房子多以砖石环四周,建四方形山墙,中间围着天井,正面中间为正屋,设堂屋,左右两房为正屋厢房,供房主居住。天井两边为相对的大厢房,供孩子居住或作书房。这种建筑架构的房子在清水江流域称为窨子屋。我们从作家的描述中也得到验证:“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两卧,天井用来通风采光,流水檐都是向天井内倾斜,遇到下雨,水就往天井内流,俗称‘肥水不流外人田’,其采光、通风、调节气温、排水乃至风水安排都极为恰当,因此居住于老宅,其舒适自然不必多言。”整个村子的布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美学原则:“古民居群依山建筑,选址特别讲究‘风水’,大多以翰林祠为中心,纵向向后推进,横向向两侧延伸,形成平面展开格局,巷道宽阔,道道相连,充分体现中国传统风水学崇尚自然、奉行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院子的轮廓与所在地形、山水自然风光,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二是呈现了精致典雅的木楼建筑文化。在江南的古建筑中,砖石较多运用于外墙,或铺设地面建筑,居住的楼房或地板,家居物品,仍然更多的采用木质材料打造,这既是江南木材生长较普遍,易于就地取材,也是因为木材的干湿硬度等更容易给人带来感觉触觉以及心理上的舒适度。因此,大凡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建筑,大多采用木质材料,包括故宫的内部建筑,也是以木材为主体。徽派建筑主要以砖石砌封火外墙,里面建木楼的传统形式。从作家的描述中,久安背的大院子,大多采用这种传统的建筑样式。另外,从作家提供的图片和描述中,久安背在村子较宽阔的道路上,还建有立柱盖瓦等亭台楼榭,和廊桥,或为景观,或供路人歇息。木楼建筑除了居住的舒适,更重要的是便于呈现精巧细致的木雕文化形态:“座座庭院雕龙画凤,有山水人物、有花草虫鱼、有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是对该村古建筑的生动写照,座座庭院飞檐翘角、典雅别致,亭台楼榭雕饰有不同的龙凤、花草、人物、山水等图案,每个雕刻图案都很有寓意。”久安背的建筑和雕刻文化,都体现了较深刻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乡村聚落环境特色,院子的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山水等自然风光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三是呈现了古色古香的石材建筑文化。在江南村落建筑中,青石等石材得到广泛运用,主要用于架设小桥,铺设村道、为房屋建筑打地基,还用于建筑水井、水塘栏杆、碑刻、雕刻楼牌及门前的石狮等。青石材料的广泛运用,让村落呈现沉稳厚重的特质,“青石板路依山铺就,随着山势层层向上”呈现宏大的气势,又让村落变得干净整洁,显得古色古香,充满了历史深沉幽远的意蕴:“沧桑的岁月,在青石板上留下了斑斑痕迹。有的青石板边缘布满青色青苔,有的光滑得如洗过一样,有的残缺不全……青石板路如同一本不起眼的古书,藏在久安背的乡间僻野,破旧的面容流淌着千年古韵。”这正是流淌于乡间的千年自然气息,也是石材建筑的美妙韵味所在。
四是气韵宏大厚重的祠堂建筑文化。久安背据传先祖为经南北朝时期荡寇将军李道辩所建,至今已传五十六代。村落中最有文化特色的就是翰林祠和戏台等建筑。翰林祠据考证始建于宋代,系纪念村中所出著名人物宋太常博士李世南而建,“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纵深七进96米,为一坊、一门楼、一戏楼,五厅堂、五天井、两厢房”“飞檐宝顶,装饰木雕花卉与图案,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极富观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于2006年、2013年先后被列为省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一个村子,能有这种气势宏大雄阔的千年古建筑,实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在传统文化影响下,“‘耕读为本,诗书传家’是久安背李氏家族的家风,他们讲求敬君师、尊祖宗、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课子孙、明礼让、励谦耻、崇节俭、勤耕地,绵延千年,家声远播”,无数的文化学士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赞美久安背:“本是钟灵地,衣冠代有贤”,意为源远流长的名门望族。南宋特科状元乐雷发,作诗《题李伯辉家谱》赞扬诗书传家的李氏门风:“荡寇将军后,唐朝李郃家;绿华双荐者,况复古今夸”。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久安背这座传统村落,弥漫一种淡淡的水墨书香,浸润着久安背后世子孙的灵魂,让他们变得崇学尚贤,温文尔雅,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气息。
久安背是一座“集文物、传统风情和自然山色于一体的文化古村,历史悠久,集聚了儒教文化、宗族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及风水文化等众多文化遗产,自古尊儒奉道、敦诗说礼、诗书传家、乐善好施的民风家风,素有‘耕读之村’‘进士之村’‘礼仪之村’‘建筑之村’等诸多美誉”,因此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堪称江南传统村落的典型范式。作家用生动优美的笔触,全方位描述了这座风情万种的古村落的建筑文化形态,为读者奉献了一本内容厚重的江南村落建筑和人类文化学的典范读本。
李家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