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期读《傅雷家书》,不懂傅雷。只觉得他对儿子要求严格,近乎苛刻。时隔多年再次拜读,才发觉其细腻与伟大。
傅雷与其孩子的关系融洽美好,似无所不谈的密友。在这样的关系中,家庭教育已然是一件乐事,而非难事。作为一名教师身兼儿子及家长的身份,傅雷在书中阐述的内容,给了我莫大的启示与借鉴。
家教,是细微处的言传身教。傅雷是一个对细节要求极其严格的人。一次,傅聪写了一封书信,信封上字迹潦草。傅雷看见后,立刻教育儿子说:“日常琐事要做得干净。”对待孩子的教育,傅雷曾说:“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教育的根本说到底是育人。人生的高低,最终还是在家教。”
做一个有家教的人,锲而不舍地自我修炼沉淀,才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优雅和矜贵。从小事着手的教育,以孩子做得好的方面为示范,来帮助孩子向好向善,更易让孩子接受改正,这样的方式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思路。
家风,是交往时的知行合一。金庸曾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而“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关乎为人的教养,需经深思熟虑、再三考量。
傅雷和夫人有位干女儿,叫恩德。傅聪初见恩德时,听到她在弹琴,毫不客气地嘲讽说:“弹得简直是不知所云。”后来到夜里十点多,傅聪要练琴,恩德劝他早点休息。傅聪反问:“像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傅雷看到这一幕,事后在寄给儿子的书信中告诫道:“觉得别人弹琴弹得不好,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吗?”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用抬高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别人。殊不知,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会严重伤害到别人。“良好的家风,是知分寸,懂克制,践同心。”真正的聪明人,能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处境,也会保持分寸感。熟不逾矩,进退得宜,才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
教养,是以身作则的涵养。傅雷曾多次强调:“教育当以人格教育为主,知识其次。”在傅雷的指引下,傅聪时刻将“做人”二字放在心里。教养,深植于你的内心。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不是看他人前的尽善尽美,而是看他处事之时的态度和行为。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一名教师及父亲,我想在教育学生及孩子时,我都该坚定傅雷先生“先做人,后成才”的理念,注重对孩子品行的培养,力求将其培养成为超脱小我,能独立思考的个体。
我的父母或许没有傅雷先生那样知识渊博,也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是他们用全部的精力,为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为了我们,他们抛弃最初所坚持的理想,让自己的一生周而复始碌碌无为。
如今成为父亲的我,重读《傅雷家书》时才明白,当我们出现忤逆思想时,父母在一旁看着无能为力,他们不是不在乎不关心我们,而是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沟通,最爱我们的只有父母没有之一。回忆往昔的种种才幡然醒悟,父母也是人也会累。所以,永远别因他们是长辈就将他们所有的不坚强给抹杀,别忘记他们是我们父母的同时,他们也为人子女。
作为教师的我,应要立足教师岗位,以身作则,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助推家庭教育取得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