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境界,历来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陶渊明在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里这样描述自己的读书情形:“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读到忘记了吃饭,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如果不是乐在其中,何以沉迷至此?
明朝著名学者宋濂,小时候因家贫“无从至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读书,他“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他专注于读书,面对各种物质享受的诱惑“略无羡艳意”。读书读到这种境况,可谓苦矣,但他仍然坚持,孜孜以求。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他觉得读书虽苦,但“以中有足乐者”。苦中求乐,是读书的另一番境界。
读书的境界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只要能进入一种境界,便会有所获,有所乐。
《论语》读书分享会上,大家在一起读书时发现,相同版本的《论语》,小陈的那本比其他人的厚不少,便知道他私下里做了不少功夫。小陈那本《论语》厚一是因为经常翻阅,使书变得蓬松了,二是因为他在书里嵌了不少笔记插页,增加了书的厚度。
一个读书认真的人,经常翻阅一本书,再加上有做批注和添加笔记插页的习惯,书自然会变厚。一本书,如果被一个人越读越厚,说明这个人在这本书里的发现越来越多,感悟越来越深,同时也说明这本书的价值不菲。
参加读书活动,有时也听人讲书。讲书的情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一本薄书讲厚,另一类是将一本厚书讲薄。将一本薄书讲厚,往往是因为读书者在原书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所讲的书,除了原作者的思想外,还注入了讲书者自己的思想。将一本厚书讲薄,往往是因为读书者善于提炼概括,善于从原书中去粗取精。将一本厚书讲薄,讲书者虽然也会植入自己的思想,但往往延伸有限、发散不多,更多的是忠实于原著。
一位姓杨的书友曾给一些中学生及其家长讲过《水浒传》。一部一百二十回的长篇小说,从情节内容到艺术特色,他用两个小时就讲完了。这样的讲书方式,显然是将一本厚书讲薄了。将一本厚书讲薄,首先得将一本厚书读薄。
将一本厚书读薄,同样需要将一本书重复读多遍,将它读熟、读透。不仅如此,还要求读书者在读书的时候,读一遍书,做一次笔记,再读一遍书,再做一次笔记。笔记内容一次比一次少,一次比一次概括、简练,这才算是将一本厚书读薄了。
书是越读越厚好呢,还是越读越薄好?最近的一次读书会上,书友们在一起讨论过这个问题。有朋友说,书越读越厚好,越读越厚,意味着读这本书的次数多,熟练程度高。也有朋友说,书越读越薄好,越读越薄,表明这本书已经读透了,书的精髓尽皆掌握。还有朋友说,先读厚再读薄好。其实,书越读越厚和越读越薄是读书过程的前后两个阶段,越读越厚是前一阶段,越读越薄是后一阶段。越读越厚,是一种积累,一种量变;越读越薄,是一种融会贯通,一种质变。读书,就是要追求从量变到质变,从积累到融会贯通,这也是读书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