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华为上市新款手机火爆出圈,引发无数网友关于华为突破5G芯片制造“卡脖子”的许多想象。自打华为被美国全面封杀以来,“卡脖子”一词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2018年《科技日报》曾刊文,公布了光刻机、芯片、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短舱、触觉传感器等35项我国被“卡脖子”的尖端技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本书从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着重梳理了科技、资源、交通、规则和平台五大方面“卡脖子”问题。不过,本书没有仅仅局限于当下,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将研究视角投向遥远的历史深处,同时结合国际国内现状,见招拆招,分门别类地提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可行性建议。
美国对我们“卡脖子”,许多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高端芯片——我国高端芯片90%需要进口,中兴和华为两家公司因为美国断供禁令,销售出现断崖式下跌。此番华为虽然逆境重生,国内虽然有一些较为突出的芯片制造企业,但我国在芯片制造产业链方面仍旧面临多个瓶颈,高端光刻机的缺位首当其冲,芯片设计软件也是发达国家独占鳌头。
除了芯片,我国机床制造业基础薄弱。从国内市场看,“全球机床行业的龙头地位长期被日本、德国、韩国、美国所占据”,而国内机床龙头企业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近半数处于亏损状态。而集成电路、操作系统、微球,以及农作物良种、种猪、种牛等方面亦不容乐观。
数字经济是下一个经济发展风口,但也是我国下一个极可能面临“卡脖子”的“洼地”。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根服务器建设方面有所突破,但数字经济中仍有许多关键环节技术为西方掌控。
前几年,“后发优势”一词曾火爆网络,成为后发国家弯道超越的重要标志。本书通过科学分析后认为,“后发”并非只有优势,实际上还有六大劣势,即路径依赖、修昔底德陷阱、基础不扎实、人才劣势、资源更稀缺、后发高速悖论。看不清劣势,追赶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陷入越追落得越远的困局。
诚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卓有成就,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瑞士、瑞典、美国、英国和荷兰,中国列第14位。“2000-2020年,日本共有19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表明日本在原始创新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目前仅有两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莫言还是获得的文学奖项。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针对“卡脖子”清单,本书分类提出了许多建议。综合来看,除了行业方面的具体建议外,还要在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和场景应用等共同的短板上发力。人才是突破“卡脖子”困境的根本。华为之所以能被“卡”而不倒,逆境奋进,雄厚的人才实力是最大的资本。知识产权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值得深挖厚植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社会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助于激励更多创新。场景应用是一个创造市场的问题。如大疆无人机在农业方面场景应用最为突出的可能要数新疆,当地农民用无人机喷扫农药,大大提高了效率和作业质量。
“卡脖子”并不是被动挨打,在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一条产业链中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弱国有时在资源等方面也可能掌握着得天独厚、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此,本书还提出了一个更符合市场博弈交换规则的思路,即“对于特殊垄断资源或特殊领域,寻找可以交换的差异‘卡脖子’垄断环节,以此垄断交换彼垄断,相互制衡”。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卡脖子”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我国曾遭到西方国家各种“卡脖子”。“两弹一星”的成功,正是我国突破封锁取得的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