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伍爱辉,是在2022年9月的一次半城雨读书会上。那时是初秋,半城雨公益书吧窗外的绿苑公园绿荫环绕,室内温馨静寂,一群人在聆听一位书友分享自己年轻时的成长经历。人群中,我看见有一位个子不大的中年人坐在一个角落默默做笔记。他的样子憨厚、质朴,态度极其认真、虔诚。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后来看到他的一篇篇散文频频见于报端,我才注意并逐步了解他。直到上个月他把厚厚一沓文稿《回眸那抹云彩》交到我的手上,一口气读完后,才感觉到这个平凡男子的不凡与高大。
伍爱辉是一位对文字、对旅游、对摄影非常钟情的人。读过他散文的读者可以了解到,他内在的,对自然、对家乡、对土地的感情,温和而细腻,真挚而深情。真诚,是一位优秀作家面对读者最基本的素养。伍爱辉思想敏锐、散文意境优美、磅礴大气、描写细腻、文字优美,可读性强。而《回眸那抹云彩》则是一本以发表的新闻报道为主,兼之论文、杂文的文集,文学性相对弱一些。文稿主要包含四辑内容,属记述性散文。也许是因为我曾经做过老师,他知道我能理解他一路走过的足迹,也能懂得他每一篇文章里所倾注的汗水,这才想到让我来写几句话作为序言。读了这本文集,令我很感触,一个长时间工作于乡村的普通教师,能积累那么多的文字确实不易。那些火柴盒般大小的报道记录着时光的影子,有云淡风轻,也有浓妆墨彩,它们曾经在作者的内心游荡着,并被生命感悟之手编辑、组合,并以水滴的势能击打着读者的心。
《回眸那抹云彩》记录的是伍爱辉一路教坛生涯的重要事件。他所走过的地方,经历的事,遇见的人,在他的笔下有简洁和动人的勾勒,像一幅黑白的素描画,真实、新鲜、感人。他的写作和我一样,是纯粹的。相对于很多作家提到的“新南方写作”“生态写作”等,他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内心。正如余华所讲:“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从伍爱辉的作品来看,他始终没有脱落生活的本源,并始终立足于生活之本,这一点是我非常欣赏的。当然伍爱辉也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教育生涯工作忙碌而辛苦,尤其是农村,但他仍然能保持一颗淳朴、善良的初心,适时在喧嚣复杂的世界里迅速抽身,去记录真善美的点点滴滴,进而寻找精神世界里的一片净土。这需要创作者足够的勤奋、韧性和生活情怀。我始终认为,只有生活才能还原一个作者的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少时都有文学的梦想,但生活摧毁了梦想,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极少。坚持是不易的,原因何在?“是否/只因为爱与记忆,曾经无限珍惜/才让我们至今犹得以执笔?”诗人席慕蓉给出了答案。怀抱感恩之心的伍爱辉拥有幸福的家庭和豁达的胸怀,这也许是他几十年来坚定保持创作热情的源头活水。那些生活的坎坷并没能让他熄灭心中的火焰,他没有活在想象中,而是更加踏踏实实地去工作、去生活、去写作、去爱人……
伍爱辉始终把握住时代脉搏,传递、弘扬正能量,抒写身边、各行业的先锋模范人物。文集中有《扎根农村、善于改革》的基层卫生院长、《情怀牵两地,心中系万家》的乡镇干部;有《志在教坛写春秋》的农村中学校长和《无私奉献育新人》的乡村教师;有《水稻女状元郑雪英》和乡镇企业新星;有优秀共产党员,也有《传播精神文明的好团员》。
扬善惩恶,是作者写作的道义和职责,在伍爱辉文集里都得以体现。如《小学生拾巨款交还失主》宣扬了拾金不昧精神;个体户捐款搞公益事业彰显大爱之心,街民赤手空拳擒盗贼弘扬了英勇无畏精神……
《回眸那抹云彩》大部分文章都是报道本土各行各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取得显著成绩或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有种杨桃成为万元户和养鱼致富的乡民,有乡镇企业老总,有科学种植水稻状元,还有默默无闻科技兴农的农技站、供销社“庄稼医院”……我注意到他的通讯报道大都在《湛江日报》《湛江晚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吉林教育》《湛江教育》等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得论文比赛大奖。这说明伍爱辉撰写的不同文体都有不俗的表现,不仅仅是勤耕笔端,而且作品质量上乘。这次他整理文稿并以书籍的形式出版实际上对自己是一个总结。诗人里尔克曾说:“如若尘世将你遗忘,对沉静的大地说:我流动。对迅疾的流水说:我在。”我想文字,文论是怎样的形式呈现,就是一种给人无限想象的、雕刻时光般的存在!
伍爱辉是一个成熟、稳重、厚道,有原则、有爱心,对生活充满感恩的人,但他始终谦虚,始终友善。也正是因为他有如此真诚的秉性,他的人品和文品得到朋友们的高度赞扬。前几天他还提到,等到退休了,就常来半城雨公益书吧看看书、写写文字,条件成熟再出版一本游记散文集,并有写一本红色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计划……
丹心化作春雨洒,一树桃李满园香。相信这本书的出版,能鼓舞他更好地体悟生活,能让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