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掩卷的刹那,我仿佛感受到了如触摸流水般的闪动。忽而奔腾,忽而冰凉。时光在这一刻屏息敛声,而我心中为你汹涌激荡着的情感却无法停留。回忆如快剪,带着散漫的心意和缥缈的片段用文字为飞逝单薄的青春编织一件件暖衣。
初次与它相识是临近高考的时候。为了全力以赴那场兵荒马乱的无硝烟的战争,我几乎无情地斩断了所有可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包括对阅读的痴迷。可自从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邂逅它以后,莫名的缘分却让我再也没有忘记它。
这本书的厚重和难读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据说稍微浮躁的人要想看完整本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也许正是这一点让我着迷,并欣然陶醉其中。我发现越走到后面,豁然开朗,境界越来越宽敞明亮。其实作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品,乍眼看去普鲁斯特经常重复用词,絮叨冗长的心理剖析,没有章法的跳跃式情节,让人忍不住抓狂和生厌。
其实这本倾注作者毕生心血的书承载的远远超出这本书本身。作为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位作家,他继承了雨果、巴尔扎克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创作观。书中囊括了美术、音乐、军事、词源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解。这也给读者提供了选择的弹性,同时会释怀些许负罪感。
寂寞如果可以在春天归来时开放,应该是似水年华里最阴霾的一朵花,终要在阳光的温暖中凋零。但脆弱的往往是岁月的韶华,无法守住与青春之间的任何一个承诺——纵使当时的信誓旦旦历历在目,也一样无动于衷。我想当我再次记起从前发生的事情,我也会和普鲁斯特那样,给往事装上彩色的玻璃,让它们看上去不太真切,同时又光鲜动人。可能我会惊叹于人们的美好年华的转瞬即逝,以及无法抗拒的过去的日子的美好。
但是这些并不重要。
香榭丽舍的常春藤爱上了蔷薇色的夕光,所以日日等待,就像“我”对希尔贝特的只属于青春的爱情。日落时分,都已知晓还有二十四小时的漫长旅途才能再度重逢,却天真地臆想只要尽力挽留就可以避免道别,到最后成了现实的奴隶,匆匆分离。这让我无数次想起了魂牵梦绕的毕业时刻。可能由于自己至今从未脱离校园,长期有幸和学生相处,因此就多了很多睹物思人的机会。
我想起校园懵懂青涩的爱情,多少言不由衷欲说还休的思绪到嘴边都成了闪烁其词的话语。“希尔贝特的名字传到了我的耳畔……就像绿色的喷水管中喷出的水珠,那样尖利、那样沁人心脾地洒在茉莉和紫丁香的花丛之上”。这是意气风发的马塞尔在花园初见含苞待放的西尔贝特表现出来的悸动。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就能理解诗人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钟情;就能意会贾宝玉第一眼看到林黛玉脱口而出的那句:这个妹妹竟是哪里见过的?也能领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声反抗负心郎的决绝、崔莺莺非君不嫁的忠贞和杜丽娘“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神力。
写下著名诗集《恶之花》的波德莱尔曾经说过:不要轻忽一个人的敏感,那是他的天资。这句话多么切合普鲁斯特的天赋啊,他将缥缈不定的思绪用文字定格成了永恒。
当我拿起蛋糕,会想起玛德莱娜糕饼散发出来的独特的和着奶茶味的芳香;当我看到那些深陷嫉妒和记恨泥淖中无法自拔的那些自甘平庸走向沉沦的人们,心中都会浮现出斯万那戴着单片眼镜的身影,想起遥远的斯万家那边的故事。
关于青春爱情的主题总让人想起东方巨著《红楼梦》。全书充满了对过去繁华的追念,后半部分写到贾府的衰落,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当然,就像《红楼梦》一样,《追忆》也超越了他的阶级性。如果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风花雪月,断不会流芳百世。普鲁斯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石心肠,是一个走在芸芸众生前面的人的桀骜不驯。
“在那遥远的年代,这种思想状态对我来说曾是一种长久的折磨,现在却已荡然无存。因为在这个一切都会耗尽、消失的世界里,同美相比,有一样东西会倒塌,毁坏得更加彻底,同时又留下更少的痕迹,那就是悲伤。”当阅尽风景已近中年的马塞尔因病回到阔别的故乡,再度和初恋女神说起往事的时候,却发现再也无法激起心中的热切,甚至波澜不惊。反而更像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那样从容,就连爱而不得的悲伤也随风而逝。果然,在时光的磨耗中,忘却来得如此之快。马塞尔冷静如水的感受或许给我们另一种思考:在削铁如泥的时光这把利器面前,内心的深刻如妒忌、悲戚的情绪尚且避免不了侵蚀,外部的名利与权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唯一真实的乐园将是人们失去的乐园。就像影片《寻梦环游记》所言,死亡不是终点,忘却才是。我们要积极地保留真实的快乐,就要以回忆为戈,通过努力保留回忆中有价值的东西来塑造事物的永生。东晋王羲之早就在惊世之作《兰亭集序》中教会我们学会记录珍贵的瞬间,留给后人体悟。大概普鲁斯特的记忆中也有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威尼斯,只得靠无数记忆的桥梁才可以连接起拼凑成难以名状的优雅与极致的美。可是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
普鲁斯特用晚年的寂寞和孤独写就了一部伟大的充满诗意的作品,他是在与时间抗衡,同时意在留住那些美好的时光,重现生命华美的篇章。而掩卷沉思的我也想和你一起飞翔时间的前站,用视若珍宝的目光和依依惜别的心情细细记录下光阴的每一寸,为我们彼此共有的暗潮深泉耸立起崖岸,然后在月圆之夜,肆意拍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初读普鲁斯特,心情似水一般,平和,偶尔泛起涟漪。这是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回忆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再细细咀嚼,你会发现这是人类的共性,是国界、时代、阶层无法改变的。多年之后,不再年轻的时候,你坐在椅子上发呆或遐想,也会猛然记起普鲁斯特书中的字句,然后感叹这也是我的人生,我的精神世界。不管灿烂与否,我努力过完了这斑斓多姿的一生。
对于普鲁斯特来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一生之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如此。初读,再读,随着岁月增长再精读,我们的理解和体会也会不断加深。安德烈莫洛亚说,没有人比他更善于帮助我们在自己身上把握生命从童年到壮年然后到老年的过程。冲着这句话,就值得我——一个青年仰望大师,并在仓皇间写下对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