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翠珍是扎根在湛江红土地里的一名中学教师,还是一位充满朝气的90后年轻写作者。受到书香的熏陶,这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女子,倒有几分像从民国走出来的。
林翠珍常有文章发表,其文章少见地融入了人世间的真性情。也许在她这个年纪,敏感细腻,善于思辨,才思敏捷,身边的细微的故事都可以触动她的心弦,不像我们80年代后的一代,经历了岁月的风霜,下笔多少显得克制。相比之下,林翠珍这一代,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好得多,从她的文中可见,她沉醉在外婆、父母的关爱中,笔触温暖,注重于感情的表达,且细腻而有力度。此外,在林翠珍的文章中,表现出少见的成熟,不但在写作内容上,还在写作技巧上,林翠珍已锻炼出了纯熟的功夫,可见她对待写作是持之以恒的坚持。
一个午后,我读了林翠珍近年所写的“粤西特色饮食”系列散文,譬如《板栗香》《爱藏在一碗粥里》《一碗甜酒酿》《花生糖》《美食的声音》《煎堆飘香迎新年》《家乡的田艾籺》《捧一碗盛夏的清凉》《番薯粥里滋味长》等食肆篇幅。美食是乡愁的主题。美食的评论我写过,想必林翠珍闲暇也热衷于饮食文化,她写美食并不为奇,但要将食肆文化写出一篇达练的文章,那是对写作者的考验。
关于写作,我相信,林翠珍是“一叶知秋,百果累累”,生活中的题材,信手拈来,她必有一种成竹在胸。她往往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一种抒情,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式的手法,通过旁敲侧击,有时候甚至在情节上引经据典,融入人文的内涵烘托出主题的鲜明给文章增添了不少成色,譬如《板栗香》里引述了当代作家汪曾祺《栗子》承上启下,为叙事预设了伏笔,当然,林翠珍的作品题材大都来自生活的衣食住行,凸现出一种贴近生活的烟火气息,富有生活意义。
通过饮食凸现乡愁,在近代文学中是一道蔚然壮观的风景。不管是张晓风《巷口的炒面》《一碟辣酱》中表达的乡愁情结,还是迟子建《故乡的吃食》的叙事“乡愁”,均体现了美食与乡愁的某种联系。林翠珍巧妙地传承了这一写作传统,以《家乡的田艾籺》《板栗香》为例,通过回忆食物,引出她对亲友及家乡的回忆,文风朴实清新,字里行间饱蘸着深厚情感。她的散文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风,通过时间的追溯,关于她的稚年生活、外婆、母亲常常从她的叙述中娓娓道来,这种回忆是美好的,也常常引人共鸣。我把她的《花生糖》《家乡的田艾籺》《板栗香》等描写粤西乡味饮食系列文章归为表现乡愁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诚如作者所说:“味觉是有记忆的。食物不仅满足了胃,还为我们记录了美好的回忆。”从乡味美食重温乡居时光,林翠珍自然想起年少时在故乡生活的点滴,她的文章里常有关于她成长的故事,以记忆为主绳,均是写实,因而情真意切,经得起推敲与品味。
现代散文家许地山的名篇《落花生》家喻户晓,在于作者本人以物喻人,借助品尝花生,揭示了做人的深刻道理,这类文体对近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深远。林翠珍的散文与《落花生》有着一脉相传,如《花生糖》的意义揭示与人分享的喜悦。《板栗香》一文,有不同的场景交叠,叙事环环相扣,从少年时的吃过的板栗回忆大学生活,简朴,知足而愉悦。“那家糖炒栗子,是每次必买的”,那袭板栗的香味,多少年后仍俨然未散,可以说作者本人是具有怀旧意识,你要是认为她纯粹是谈板栗香,那可能是没有读懂作者的用意,通过一种场景,唤回了对过去生活的时光也许是她酝酿的话题,不期而然,她从中写出一段朋友之间友谊的珍贵,文字里回忆温馨,有温度,也有温情。
林翠珍在文章中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往往通过倒叙的手法,对时间进行追溯,新与旧的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交织,不同时空的情景描写,凸现了她的旧情怀,一方面,她没有忘记过去,把握当下,也可以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且行且珍惜”的心境。
林翠珍的饮食系列文章,是一种生活价值观的体现,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但她没有忘本,没有忘记过去节俭的日子,也不曾忘怀旧时一起共度了平凡岁月的友情,林翠珍把传统质朴的正气之风融入在文学作品当中,这是值得推崇的,当然,她的文章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表现出气势磅礴,这些只是个人的写作风格不同,文章所传递价值观正确与否才是关键。
林翠珍算得上是多产的写作者,她总是知道文章应该怎么写,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近年来,她写下不少乡土题材,也写了不少亲情的主题,延续了旧文学的传统,她的文字保留了青春美好年华里的那抹纯真,这是很难得的。她也能写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着浓厚的人文意识和驾轻就熟驾叹语言的能力,她的散文能一直受到编辑的重视这也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