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碧泉先生为雷州擎雷书院的“明伦堂”作赋,一篇600多字的赋文,对仗精严,文质兼美,将雷州半岛第一座榫卯结构的红木堂,描绘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书院明伦堂,抟收天地,挹高山氤氲而奇崛;擅纳菁华,收平湖水气而峥嵘。拔地而起,形如展翅之鲲鹏;横空出世,势似扑食之苍鹰。龙头鲤尾,翘屋脊以霸气;悬鱼惹草,点悬山以琼英。高墙深院,转角自然而生动;红砖黛瓦,线条流畅而飞腾。”读着这段文字,一座气势磅礴的圣洁殿堂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读者的眼前拔地而起。它的神韵和气质也同时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格局。
古代明伦堂多设于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的场所,擎雷书院明伦堂正是承传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品牌,为雷州半岛文化打造了一座讲学论道、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平台。
“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意思是乡里办的地方学校,夏朝叫“校”,商朝叫“序”,周朝叫“庠”;至于国家办的学校即大学,三个朝代都叫“学”。无论是乡学还是国学,共同的目的都是阐明并教导人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伦理道德标准,处于社会阶层上面的诸侯卿大夫都明白了,下面的普通百姓就会紧密团结在一起。明伦历来是中华文化圈家族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宋代开始,文庙、书院、太学、学宫便皆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擎雷书院明伦堂的宏旨正如赋文所描写:“弘扬美德,进门似翻历史;演绎伦理,入堂如读人生”。也正是“喜见中华民族之崛起,传统文化之复兴。一幢凝固之文化音符,无字之百科真经”。
擎雷书院坐落于雷阳湖畔,规划占地约60亩,是粤西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基地,也是雷州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阵地。擎雷书院由“明伦堂”与“欞星门”“楚豁岛”“文昌阁”“来仪亭”“藏书楼”等诸多亮点浑然天成。它极大地丰富了雷州城市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带动城市旅游文化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独特的岭南文化名片。
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最具特征的外壳。该书院建筑风格为仿宋式的土木结构,注入大量的雷州建筑文化元素。擎雷书院,集研究、讲学、藏书、祭祀、培训、传播于一身,开展文献收集,史料辨析、民间调查、民俗考察、方言研究等具体工作,将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基地。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当此之际,将擎雷书院打造成湛江的文化新地标,可谓正当其时。一座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也不是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擎雷书院征集楹联、题匾、国画和书法作品,正是为书院建设注入“灵魂”。
邓碧泉先生的《明伦堂赋》是擎雷书院的点睛之作,给雷州半岛人民群众带来尊严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同时也给乡土文化带来独特感、方向感、归属感。
邓碧泉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文化名人。他为了雷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创作和探索,在继承和创新、坚守和发展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邓碧泉先生的《天南百赋》,正是以雷州半岛为平台,收入赋文一百篇,共约15万字。内分:风土篇、风景篇、风情篇、风俗篇、风骚篇、风物篇和天南外篇。最近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田园百赋》,内容源于雷州的丰富农耕文明生活。作者含英咀华、广征博引、淘洗提炼,主旨是要挖掘、整理、弘扬雷州文明,用全新的文学形式讲述雷州故事,丰富了雷州历史阅读和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了解雷州文明的一扇窗口。一直以来,他倡导主流文化意识,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他坚持做到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以真性灵,不屈笔枉志,不附庸风雅。他在《若水先生》赋自述:“生于贫穷人家,长于草篱竹屋。既成,爱笔墨,喜诗书……戴微冠之头衔,崇博学之雅儒”,“仰先贤之懿范,羡前哲之嘉语。有心涉诗经,无聊翻汉赋。闲寻宋词,闷吟唐句……”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带着强烈的人民感情,书写大量怀真情、有内涵、接地气、高水平的诗词与歌赋。其作品取材于基层生活且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如《打铁赋》《茅屋赋》《待诏(理发匠)赋》《补锅赋》等等,这些作品在卑微中发掘高尚,在平凡中展现伟大。邓碧泉先生退休后积极筹建擎雷书院,他不仅要负责规划、设计、施工等统筹工作,还负责书院的文化元素的提炼并亲自撰写文本和楹联。文脉的传承需要先守正,再创新,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祝愿邓碧泉先生不断超越自我,为雷州半岛贡献更精彩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硕果!
蔡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