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正好,临湖而坐,阳光洒下来,湖面像洒满无数的钻石,粼粼着波光。湖边的草地上,一座座天幕拔地而起,或坐或躺的人,多以家庭为单位,享受着阳光和草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啜一口茶,淡淡的香气弥漫开来,微风吹开我手中的这本《性别女》,很快,沉浸在书中。
小说《性别女》是作家翁想想继长篇小说《电视门》《电视门2:非诚勿扰》《电视门3:职场进化论》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她同样将故事的背景放在电视台这个大背景下。讲述了刚刚毕业的路可可为了梦想,远离父母家乡,独自在陌生的城市工作、打拼。初入职场,尽管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但电视台这个复杂的工作环境,总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些黑暗,即便她只是想做好本职工作,但青春的活力,总是能勾起黑暗的觊觎。独自在外打拼的小姑娘,除了工作,当然还有生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可可的异乡生活,不止有闺蜜的友情,还有爱情。于是,故事由此展开。
这是一部职场小说,作家许开祯在推荐语里写道:现实、真实、锐利,作者用一把冷静的文字之刀割开某些真相,可是谁知道真相的背后还有无真相?在权谋的中心,算计、暗箭无处不在,走向成功的路原来步步惊心!因此,本书在再版时,更名为《性别女 路可可打拼记》。
小说开头,很生活化的一个场景,路可可起床,有声音——闹钟响了;没闹醒主人闹醒了室友,室友的抱怨声;惊觉要到上班的时间,路可可的尖叫声;接着,洗漱时发现蟑螂,再次引发的尖叫声……随着声音出现,画面感也出来了。时间、地点、人物、原因、事件,五大要素齐备,画面呼之欲出。
全书七十七个章节,这种画面感在书中无处不在,如同电视剧的分镜头,随着阅读,画面也呼之欲出,读起来极为轻松。
小说写得好不好,就看细节写得好不好,但细节不容易写,要写得有趣,又要写得合情合理,而且要跟整个主题有密切关系。《性别女》中,故事的发展自然而然,自然得如同我们平常的生活,看不到一丝雕饰的影子。小说中写男友王冠跟踪,“……掉了目标后,就一层层楼寻找,先是找到副台长办公室,敲了敲门,没有反应,然后他又细心地将耳朵贴在门上,也无声息。……然后一直上到十九楼,一间间办公室敲过去,都没有反应。……”小心眼男友的形象,跃然纸上。
翁想想的文字简洁,能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王冠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一个女人,还想通天?混混就不错了!……一个女人要想做出什么成绩,不牺牲自己,休想做梦。她用最恰当的文字,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人物情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地立在读者眼前。
这些看起来好像不太关联的情节,其实都有一条暗线串联起来,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也突出了人物性格。王冠是含着金汤匙成长的富二代,以自我为中心,“对人不敢轻易相信,即使非常喜欢,第一反应也是先打个问号”,原生家庭的影响,形成他极度的大男子主义,占有欲极强。所以他跟踪路可可、以恋爱之名对路可可施暴,就不难理解了。
写小说,人物当然占最重要的部分。女作家可以把女性人物写得很好,但翁想想笔下的男性人物同样鲜活。
男主角周云贺,原本与妻子恩爱无双,妻子因车祸受伤留下后遗症。人到中年的成功男人,似乎被“困”在家庭的牢笼里,他的“困”,是自己要树立“绝种好男人”的人设。诚然,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的周云贺,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不幸”,理直气壮地无数次地爬上墙头,让“虱子爬满了华丽的袍”。生活的现实性,人性劣根的真实性,在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作家在女性视角下,能突破自我束缚和局限,这不仅仅是性别问题,还包括了作家学识、作家视野、作家能力。翁想想所展现出来的,在她的小说中,可见一斑。
班固在《汉书》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小说《性别女》是虚构作品,虚构作品依赖的是想像,但也强调现实感。书中的现实,不是单纯地描摹现实,而是来源于现实,又从现实中飞升出来。作家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巧妙地融合,为读者编织出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非虚构的虚构故事,吸引人看下去。
我们身处在一个数字时代,数字时代已经改变了每一个人。或者说,每个人都把它当作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特别是社交网络。就像太阳有升有落、月亮有阳面也有阴面一样,社交网络能传播正能量,同样也能发布负面新闻。
《性别女》中,路可可采写的被上级下令不能传播的新闻,突然出现在网络上,引发官场地震。虽然消息源头并非是她,但棒子还是打在“不听招呼”的记者路可可身上,被勒令“休假”;
副台长向北对路可可的欣赏、保护,被别有用心的白苏苏偷窥、偷拍,经过处理的照片,又被发送给向北的夫人和路可可的男友,继而引发出各种矛盾和误会……
类似的故事,在今天,依然能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甚至有些会名列“热搜”榜单中。而《性别女》的出版,是在2011年。换个说法,作家早在刚进入新时代时,就意识到数字时代的变化,她笔下的人物关系,以及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方式,都作出了调整。时代的变化,在她的写作中都充分呈现出来了。
翁想想的文字简洁、干净,读起来轻松。黄石老作家柯尊解曾问过翁想想,“是不是非常喜欢《红楼梦》?你的小说里能看见……”一个心智成熟的写作者,面对世界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感受,这些感受和态度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自身独立生成的,于是,写作者的独特性就在他的语言里生成,与之伴随的是他对世界的理解力,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因此,翁想想形成了自己的话语方式。因为用别人的腔调,是传达不出自己的真实意思的。
钱文忠教授在推荐语里说“作者用温婉的文字,轻易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感伤。”另一位推荐者曾子航说:如果把一个文本的作者假设为导游,我会负责任地推荐:这个作者是个“文字好导游”,会引领“游客”观高山流水,也看下里巴人。这本书好看好读,节奏恰到好处,值得一口气消化。
的确,一口气读完《性别女》,眨眨有些酸胀的眼睛,我看见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湖面被一层金黄所笼罩。真美!我脑海中蹦出这两个字,因为湖,更因为手头的这本书。
在《性别女》这部小说之后,翁想想的笔,如同决堤的水,一个个故事跳跃着喷薄而出,她写女人也写男人,写爱情也写婚姻,写职场也写社会,写欢喜也写哀伤……相继出版了《一毕业就结婚》《怎么了婚姻》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共十部,曾获首届搜狐原创文学大赛职场类一等奖,第一届、第二届中国金融文学奖、黄石文艺奖等。《文艺新观察》杂志曾为其长篇小说《电视门》发表评论专辑,《现代快报》连载过其作品,并有作品被改编为大型广播剧和网络电影。
柯尊解先生读翁想想的文章后,留言给她:佩服你的语言,语言好所以写什么都能成功。的确,翁想想已经把文字融会贯通,在每一个领域,都绽放出光彩。她的散文集《写给儿子的“情书”》被誉为“新时代母亲的育儿智慧”,受到读者的热捧,一时洛阳纸贵。今年,她又开始用习惯写长篇的笔,写起了歌词,《处处桃花源》入选中国大众音协作品征集,并入选腾讯视频、《文明》杂志优秀作品;茶文化歌《香茶一杯朋友尝》将登上央视《致敬经典》展演大赛;《醉美南江红》将作为巴中大型沉浸式文旅项目主题歌和城市形象歌;电视连续剧《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歌,也预定了她的歌词……她说这都是“玩票的意外之喜”。我问:下部长篇,是写职场,还是写家庭?翁想想回答:“我想写些给孩子看的书,也许是童话,也许是科幻……”见我瞠目结舌,她粲然一笑。也是,对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无论进入哪一个新领域,同样都能妙笔生花。
从这一刻起,我开始无比期待她的下一部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