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办完事,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往书店走去。整整一座县城,我最钟情的,也是去过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
我特别喜欢读文史方面的书籍,可以达到手不释卷不知肉味的地步。这个爱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直到现在仍然初心不改、日久笃深。上小学期间,我特别喜欢连环画。当时没有钱买,我就在放学后去河滩里砍柳条,把皮和叶子撸掉后拿回家。去皮后的柳条露出了白色的筋骨,晾干后是搞条编不可缺少的材料。而且这种柳条,属于绵柳韧性大,拿到集上就可以换到几角钱。
等我把柳条攒够一大捆时,就央求母亲拿到集市上帮我卖了。我拿着积攒了半个月的三角钱,找到邻村的红田叔买了三本连环画。这是我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课外书,简直让我欣喜若狂。这三本连环画是《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和《三打白骨精》,被我看过几十遍。
从上学到在家务农以及外出务工,只要有了钱我从不吝啬,立即买回自己喜欢的书,如醉如痴地读起来。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的藏书现在有三千多本。家里一个双门书柜和三门书柜全都放满藏书,主要是文学和史志方面的书籍。
人到中年后,虽然喜好读书的热情未减,但是已经很少再掏钱去买书了。即便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好书,我往往也会思忖良久,最后把书放回原处。不是我买不起,而是更明白钱的意义。孩子长大了,父母变老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限的资金常常捉襟见肘,哪里还有多余的钱买书呢。
即便不买书,我也愿意走进书店,看着整列整架琳琅满目的图书,闻着沁人心脾的书香味道,一种宁静和通达在心中升腾。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和阅历,更有心灵和心理的双重安慰。
今天,我在书店里看到两本喜欢的书,一本是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宝水》。我一直都想拜读这本书,特别钟情于乔叶老师细腻的文笔风格和笔下朴素的乡村生活。另一本是《季羡林散文选》,为季老的晚年之作,幽默诙谐,字句之间流露出人性的光辉。
我看着心爱的东西在眼前出现,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买。我真的有点舍不得花钱,恋恋不舍地走出书店大门。
门口值班经理问我,没有喜欢的书吗?我说,我只是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