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因为零食问题,曾给家人留下不好印象。那时季羡林刚回国,儿女还小,先生每次从外地回家时,因“从未给儿女带过零食”,被家人认为极其“小气”,虽然他也会带一些新奇的玩意儿或者书什么的。过去,零食对儿童的意义非凡,尤其在物资紧缺的年代更是如此。
当然,《零食里的中国》一书所描述的零食已经超出年龄的记忆。作者王金玲将自己吃过的零食分为22大类共116种,大多稀松平常,但也有些较为稀罕。这些零食既有王金玲小时候的美好记忆,也有些是作者因为工作等原因,在台海等地接触到的。作为一名零食吃货,王金玲的零食记忆库确实相当丰富,仅花生一项她就吃过嵊县小红毛、龙岩蒜味花生、台湾炭花生、鱼皮花生等,至于日常我们所见的原味花生、盐花生、五香花生等想必不在话下。
什么是零食?顾名思义,是零碎的食物。所谓零碎,或意在携带方便。零食只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记忆,到底什么样的食物才算零食,确实很难界定,本书就将茶叶蛋、春卷、鸡蛋饼等地方小吃归入零食之列。
印象中,过去家庭条件有限,大人为了满足小孩嘴馋的欲望,千方百计弄出一些讨人喜欢的美味食物。在笔者小时候的零食记忆库里,样品同样非常丰富,如瓜子、花生、炸果、红薯干、米糖等,无一例外来自于家庭耕种收获和母亲的手工制作。
零食折射社会的发展变迁。过去零食只是逢年过节的简单点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零食已经褪掉了节日的光环,成为人们的日常消遣。零食也不再是小孩的独享,成年人吃零食早就司空见惯。零食的进步特征还体现在其制作工艺的推陈出新。王金玲谈到,嘉兴一带喜欢用绍兴黄酒腌制醉鱼干。一开始家里没有冰箱,不能存放太久,做好了就得吃,吃完了就只能咽咽口水回味。后来冰箱普及,零食记忆时间得以延长。再后来有了真空包装,保存时间更长,携带更方便,吃零食成为日常。
零食是一种情感的纽带。王金玲在书中说,许多人有过与他人分享零食的经历,分享其实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零食原本是一种物质存在,而当它人为地与某些人、某些事、某些物质等相关联”,然而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交流故事时,“这一物质存在也就实现了人文化”。从这层意义上讲,零食不再仅仅是一种刺激味蕾的载体,还蕴含着人际交流的情感,以及时代的某些记忆。今天,我们在回忆零食时,即使味道已经淡忘,但围绕零食的那些人那些事却总是愰若昨天。
同许多人的记忆一样,王金玲笔下的许多零食来自童年的记忆。那时,家家户户多多少少会做一些手工零食,条件好点的,过年还会买些糖果之类的。
当然,零食留下的并不只有美好,除了日常我们所关注的饮食卫生安全外,零食大都含糖量、含热量较高,过多的涉入零食不利于身体健康。不过,并不能因此而否认零食的意义。毕竟在许多人眼里,一个没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