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春芽泛玉英。”捧读又见《大地之眼》(广西民族出版社2023年10月第1版)散文集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绅的此句诗。把惠山的泉水喻为人间灵液,他似乎是天下第一人。诗前小序有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足见诗人钟情于此泉。读完本书的36篇泉记系列散文,既观赏了百泉的生态之美,也领略了百泉的文化之重。掩卷之余,陡然生出“百态甘泉我喜尝”之慨!
我相信有时候阅读能让人进入一个庄严肃穆的圣境,总有一些文字,能让我们浮躁、浑浊的心顿时变得清幽、澄澈起来。又见笔下的甘泉,如同梭罗的瓦尔登湖,令人神往。百余泉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引起了读者心灵上的许多共鸣。如澄江河是一条泉潭和溢满后形成的河,也是一条会开花的河:“海菜花怒放其中,朵朵花儿错落有致,黄白相间的花瓣,在青山蓝天的陪衬下更加妖艳欲滴,微风远远拂来花儿淡淡的清香,每吸一口气都是自然的芬芳,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又如梧州古八景之一的龙泉飞瀑:“只见山中气象森严,危崖壁立,绿苔斑驳,寒藤遮日,涧谷中清泉漫流,或成小池潭,或聚成飞瀑,水底浮萍如丝,卵石游鱼皆可数。”这一口口“大地之眼”,尽得天地之灵气,而显得意趣深长,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纯美和宁静的力量,认识到追逐物质享受的虚妄。
我虽然与又见是微信好友,但素未谋面,仅凭读他的一些诗文,臆测他是一位智慧通达之人,既乐山又乐水,有真情有学识。窃以为,散文最大的敌人就是虚情假意、巧言令色,但读《大地之眼》,总感觉有一股真诚、真爱的气息萦绕于字里行间。又见首先是一个看见者,一个感觉丰富的人,对泉的痴迷,从他活跃的感官可觅寻到一些踪迹。他的视觉异常清透:“看着这些比豆芽还要灵巧的虾子,那么的透明无瑕,像玻璃一样的冰线,真怕它们一不小心就被螃蟹掳走,消失在时光的阴影里。”(《解陋泉旧事》)他的嗅觉异常灵敏:“微风带来远远的稻香,水面泛着粼粼波光,空气好像一下子清新起来。”(《灵水记》)他的听觉异常机警:“犀牛滚澡,其声如雷;铜鼓擂响,盛世和鸣。”(《高山流水》)他的味觉异常生动:“海泉井和甘泉岛等岛礁的泉水味道鲜润而清爽,天热时,取之煲粥,不易变馊;取之煲海鲜汤,怎一个‘鲜’字了得?”(《海井微澜》)从作者繁杂而丰富的感官中,真是“百口甘泉百媚生”。
日月星云,山河湖海,世间的万物给予我们每个人的,都是平等而公正。又见从旁人熟视的泉潭中打捞出不同寻常的“石子”,将其打磨和兑现为自己的写作密码,做到千泉千面。除了他的才识,还有赖于他的勤奋。每写一口泉,他都做足功课,连涉及每一口泉的历史、传说,包括诗词、民歌、碑刻等都不放过,从搜集到众多的原材料里提炼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让其闪烁着绚烂的生态文化之光。如“罗波潭与龙母庙的关系,主要源于稻作文化。古文献记载,骆越人学会了用野生稻驯化栽培水稻,开辟了水稻种植和稻作文明的新纪元。”(《罗波潭访记》)此外,从百态的泉眼中可以窥见作者的内心,探测他生命中的那些幽径秘谷,从而洞见他对人生的认知和生命的体验。如“但愿天下温泉凉泉也能如此,为众人奔涌,赐众人享用,不枯不涸,长流千古。众人也要秉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情怀,像感恩父母所养育一样,感恩自然之所赐。”(《温泉古韵》)
又见虽然是某报社的主要负责人,但他没有沦陷在世界的喧嚣之中,而坚守内心的一片洁净,公务之余,观飞瀑流泉,听林籁泉韵,得泉石之乐。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