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涌现了一大批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学作品。但偶尔我们会陷入一个误区:割裂个体感受与自然的关系,由此造成生态整体观的缺失。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我认为《青蛙节》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将生态自然观融入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去。
小说的主角石头娃是一个再不普通不过的乡下孩子,大多数人都有的优点或缺点他都有,活泼、好动、充满好奇、自尊心强、急性子……同样的,他也有我们所共同欣赏的美好品质:淳朴、善良、勤劳、节俭、爱憎分明和勇于承担。阿勇叔的出现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一句“带你去城里看看”让他欢呼雀跃。为了给阿勇叔留下好印象,他自告奋勇去抓鱼,又因为没抓到鱼,抢阿花的鱼未遂,与邻寨的阿岩再次结下梁子。
到这里,一个倔强而又爱闯祸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他绝不是完美的,成长的意义也并非让他趋向完美,而是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自己的内心相处。面对金钱的诱惑不能自拔的阿勇叔与白纸一张的石头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免令人担心:这样一个孩子是否会被金钱、物质、爆炸的信息以及娱乐至死的外界环境所影响,最终成为另一个阿勇叔?幸而没有!石头娃虽然是天真的、狭隘的,甚至是个经常犯错的孩子,但他内心深处依然保存着不容污染的领地,那是他们的文化留下的烙印。无论给他多少钱,给他多好的文具,田鸡麻拐都不能随意贩卖和捕杀,这种信念贯穿始终,才最终让他与阿岩在遇险的过程中达成和解。
故事的最后,在揭露阿勇叔的真面目之时,事情也遇到了瓶颈。在很会说话的阿勇叔面前,两个孩子的话很容易被当成玩笑。在这里,作者的处理方式不仅充满了奇幻的地域色彩,也让乡邻间彼此亲如家人,相互扶持的深刻羁绊跃然纸上,感人至深。雷神发怒,惊醒众人,让他们意识到这两个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故事自此结束,但留下的空间却令人遐想。为什么落鸟寨的村民会对自己的孩子如此自信?为什么对区区一只田鸡奉若神明?为什么石头娃这样一个充满问题的孩子能够在与环境和自我的博弈间获得成长,从而向善向美?
无论是小说对环境的叙述或是充满地域特征的“麻拐”一词,都能看到壮族文化的痕迹。同为少数民族,这种对于田鸡麻拐的崇拜我很能理解。就好比我们土家族的蛇崇拜一般,它是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自然崇拜。而在壮族的节日文化中,将世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否具有生命,都赋予了一定的神性。他们从不将人类作为万物的主宰,秉持着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延续至今。这样的自然理念就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很容易变得温柔。就像我小的时候,大人告诉我们不要打蛇,蛇是我们的祖先。也不要随便折断树枝,捏碎花瓣,因为它们会痛。同样的,也不要因为蚂蚁或其他小虫微不足道,而去肆意地折磨或杀害。我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我知道摘下来的花远不如在自然中生长的好看,也知道每一只蚂蚁都有它自己的爱恨情仇。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棵幼苗,都值得尊重。
我想,这就是《青蛙节》里,作者能够放心让石头娃成长的底气。他的母亲金花告诉他,做错事就要勇于承认,弄坏了东西就要赔。因此,即便在进城之后,面对成堆的玩具,他也只是看看而已,因为怕弄坏了赔不起。从小,石头娃就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环境中长大,又接受了父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无愧于天地的孩子,自然不会对出身感到自卑,也不会被花花世界蒙住双眼,他的一切美好品质都来自于那些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麻拐,而这恰恰就是自然无形的力量。冯骥才先生曾说:“民间文化的本质是和谐。它的终极目的从来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还有人间的和谐(和为贵),因此它是我们建设和谐农村和先进文化的得天独厚的根基。由于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它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以及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命题进入文本,就像阳光进入一滴水,依然可以从细微之处折射出耀眼的光辉。只有当我们在自然面前,像落鸟寨的村民一样将自己摆正了位置,才能找到最为平衡的生存方式。从这种环境里走出来的孩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才有可能用满身的力量去抵御世俗的恶习,拒绝丑恶的浸染。而今,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在被同化,民族文化也在不断流失。时代是必定要向前发展的,科技的齿轮也一定会嵌入每一寸原始的土地。但这并不妨碍文化的传承,那些先进的、精华的部分永远不可割舍。古今的和谐,中外的和谐,民族与世界的和谐,其实都像人与自然一般,能够找到赖以生存的支点,而这种和谐能够带来我们从《青蛙节》这本书里体会到的一切美好品质,善良、诚实、勤劳、宽容、自信、坚强、勇敢和正义,这恰恰是我们人性中最为闪亮的部分。
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