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读完胡学文先生的《有生》,备受震撼,他的另一部巨作《跳鲤》刚出来后,我立即购买了一本,阅读之后,依然能够感受到胡学文先生对于生命的深切感触。
看到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这篇小说也确实讲了关于鲤鱼跳龙门的内容,但究竟是跳入龙门?还是跳入深渊?生活是无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跳鲤》这本书则是很细腻的把小人物的一生都写了出来。
跳鲤本身是当地的一道名菜,但是他的烹饪手法非常的奇特。先用热油把鲤鱼炸到金黄酥脆,但仍保持它上半身的新鲜度,仍然可以活蹦乱跳……虽残忍,但是这道菜颇受权势人物喜爱,从而影射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底层社会现状。
胡学文先生用跳鲤、落地无声、浮影、河流、审判日、纪念日等六部中短篇小说作品,描绘了六种人生;胡学文先生依旧使用了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但是增添了一些荒诞色彩;让作品里的主人公更容易表现,通过精炼有力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困顿与坚韧、美好与痛苦、愤怒与抗争等复杂情绪;这正是吸引我的原因,把生活解剖出来给我们看。
《跳鲤》和《有生》一样,没有大开大合的叙事,而是直击我们的日常生活,从细节处看出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复杂;就像是一面镜子,把我们很清晰的反应出来,看到自己,看到生活……
在《跳鲤》中,一对夫妻进城务工赚钱,妻子在医院给一位老板的父亲做保姆时,因为照顾得无微不至,很被老板看好,希望她能一直照顾自己的父亲,给予的报酬也是不菲。面对这样的机遇,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就已经是“鲤鱼跳龙门”了,但是如果跳的不好,也很容易变成金钱的诱惑下被“炸的两面金黄”,成为一道跳鲤。
胡学文说,作家写作很多程度上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有感而发,但他本质必须是基于真实的人性和现实中的社会逻辑。写一个故事是非常简单的,但是要写出一部扎实的、经得起千万读者推敲的、打动人甚至震撼人的作品。则是需要很多准备和长时间打磨的。
在文中,胡学文先生写道:“阴冷的秋日上午,他又如往常一样蹲在地头,双目泛红,满嘴黄泡。菜彻底烂了,腐臭弥漫。这意味着他投的二十万块钱,他和花的辛苦都化作了尘烟,但他仍一天两趟往菜地跑,似乎奇迹会因他的虔诚而降临……他后悔没听花的。脑子一热,就像别人那样包地了,就像别人那样种菜了,咱赔不起呀。”
书中还写道:花跟她妹妹还借了5万元……或许种菜是很微小的一件事,但却是他们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如果赶上好时节,能够得到一笔不错的收入;但如果遭遇不好,亏损了,瞬间就会把一个家庭拉入深渊。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不屈服于现状,昂然前行,为自己的生活而拼搏。他们被生活挤压所体现出的辛酸、艰难、努力、执着都让人感同身受。这就是胡学文先生的厉害之处。他能够把我们的生活细到毛孔里,细到血液里。用简单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人简单的一生。
曾有文学评论家说:胡学文的小说里的人物就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语言也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小说的叙述声音、语调和叙述内容之间,产生出很大的张力。也就是说,不管小说写到了多少苦难,它的声音、语调都不是被内容压倒的,能散发出很多丰富的东西。
在《跳鲤》中,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从现象中去思考,从作品去反思。虽然我们无法承受生命之重,但依然奋力前行,向阳而生,这就是胡学文先生给予我们的力量。
林钊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