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治平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教书育人数十年,深受学生欢迎,同时,他治学态度严谨,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是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作家,他的旅游散文在广西文坛享有较高声誉。就旅游散文而言,徐治平教授的作品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具有不容低估的艺术价值。他的旅游散文,细致、优美,使人如身临其境的同时,也品味到其间深厚的文化底蕴,被他真挚流露出的情感温暧着、感动着,为此,他的旅游散文别具一格,不得不读。
对于旅游散文,徐治平教授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旅游散文是一种没有特殊形式与独立个性的文类,犹如水,盛在方盒中就是方的,盛在碗里就是圆的,装在试管中则是长的,倒在碟子里又成了扁的。但他并不觉得因此而可任意为之。一个真正的旅游散文家应建立一种独特的风格,包括思想的风格和语言的风格,都要达到“散漫中的统一”。在徐治平教授的理想中,旅游散文应是情理交融,把知性与感性汇成一片,既有鸟语花香,又有一种超感觉的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亲切亦如老友雨夜来访,促膝谈心,一方面又是一种内省的心灵独语,但句句都是生活当中充满人性的话。所以说,徐治平教授的旅游散文理想,是他努力建构的旅游散文大厦的蓝图。证之于其旅游散文创作,我们清晰地寻找到徐治平教授实践自己旅游散文理想的足迹。
采用多种修辞方法突出细致而生动的景物描写
徐治平教授对景物的描写细致而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让人读着,觉得有趣和如同身临其境。如对岛的描写:“站在山顶的凉亭里,举目眺望,山下碧波浩渺,大担二担两岛就在正前方,如浮在海上的两朵睡莲。”(《望金门》)在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大担二担两岛的方位,形象描绘出来。又如对山的描绘:“放眼望,西边苍穹下矗立着几座高峰,像几朵巨大的涌浪卷向天边;又像一排尖利的锯齿横陈天际,西南隅那座最高的山,仿佛一个大佛仰卧在天幕下,额头微仰,鼻子高挺,下巴尖翘,胸脯隆起,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少林金秋》)景美,山似人,而这景,又在作者细致的眼中、笔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地突出在读者的眼前。
古人云:“诗中有画”,那是指诗如画般美至极,以至于使人读了诗仿佛就置身于画中,亲自感受画中所渗透的冷暖情怀与动感。读徐治平教授的散文,也顿如步入画中的感觉,正可谓“文中有画”。这个特色在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到,在对复杂的多层次的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在《岷山雪峰和黄龙沟》中对原始森林的描写:“走过涪源桥,眼前是一片原始森林,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像鱼儿游进了大海,心中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舒坦。林中草地阴湿,细流纵横,时有野花点缀其间,似乎随便在哪儿跺上一脚,都会跺出一个泉眼来。厚厚的草坡被游人踩出了一条小径,蜿蜒于挺拔高耸的古木之间。古木上钉有小木牌,上面写着‘紫果云杉’‘麦吊云杉’‘川西冷杉’等树名,我却分辨不出它们的明显区别,只觉得每棵树都苍古魁伟,枝干擎天,一棵棵密密挨挨,挤挤拥拥,共同构成这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参天巨杉之间,杂生着一丛丛两三人高的灌木,枝条虬曲,叶片苍黑,上挂一牌,写着‘无柄杜鹃’。其时花期已过,只有簇拥的刀豆状叶片在枝头悬摇。倘若是春季,大朵大朵的杜鹃花映红苍绿的山林,那景象又是何等美丽呢?”
如此繁多景物,作者如何能做到繁而不乱、井然有序且颇具美感的呢?那是因为作者具有自觉的构图意识,其笔起墨落间讲究层次感、方位感,直观性和传神性,以致使流动的字里行间不时跳出一幅幅形神俱有、意境深远的画面,令人顿觉心驰神往,兴味无限。这也许得益于徐治平教授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的缘故吧,他的旅游散文也如同其摄影作品一样清晰明朗,富有动感。
借助历史典故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无思想及思想深刻与否正是旅游散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旅游散文家固然不必是思想家,行文也大可不必写成哲学论文,但真正优秀的旅游散文家应该在于智慧和博学的特别显现,思想深邃,见解超群,纵笔驰骋于人生各个层面而又游刃有余,并非思想平庸、肤浅的旅游散文或者空洞无物、庸俗无聊,或者流于矫揉造作。而思想深厚、内涵丰富的旅游散文则令人读后如聆空谷足音,如同玉兰清香,又似久旱逢甘霖,在心灵上产生火花,在情感上发出共鸣。即使写的是日常生活琐事,也能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表达出不俗情趣。徐治平教授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他的足迹涉及祖国大江南北,所到之处,华夏典籍、优秀传统文化尽收于其作品之中。他的旅游散文大多思想厚实,意境深沉如水,作品内蕴丰厚,文中往往贯穿着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更让人如同茅塞顿开,明眼望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钦州湾的涛声》:“登临青菜头小石山,疑望龙门,静听涛声,我似乎又目睹了早已逝去的历史烟云。本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制定《建国方略》(1924年公开发表),认为‘此城在广州(即南方大港)之西400英里。凡在钦州以西之地,将择此港以出海,则比经广州可减400英里者,在四川、贵州、云南及广西之一部而言,其经济上受益为不小矣’。因而提出要将钦州港建成‘南方第三大港’,使之成为中国七大港口之一。沉睡了千百年的钦州港本该醒来了。然而历史又将她推入了腥风血雨之中。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末,广东省水规院对钦州港进行了大规模地质钻探,确认此地的良好条件,遂决定开发钦州港,并运来石料准备动工。后因钦州地区划归广西而停止兴建。60年代又因援助越南,龙门港被作为保密的军港使用,钦州港的开发机遇便让给了防城港……”
不甚熟悉钦州港的人读到这篇散文,也无法不为之动情,心绪会随着钦州港的命运而起伏。为钦州港的喜而喜,为钦州港的忧而忧。作者这样写,一方面使得文章不单薄,有一定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使得读者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互为沟通连接,读者随作者的脚步和情怀畅游和感悟钦州港的历史与现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香港早春》中关于“太平山”的得名:“听说许多年前,有一股海盗盘踞山上,烧杀抢掠,搅得香港不得安宁。后来官方收买海盗头目,让他们易地做官,香港遂得太平,于是这山得名太平山。”如《月夜泛舟西津湖》中讲述的是一个仙人堵江造湖的故事;《静静的友谊关》中,友谊关的过去和现在,过去是如此的剑拔弩张,硝烟四起,如今又是多么的和平安宁,而如今的安宁又是过去的爱国的人们浴血奋战换回来的。
这类的文章中,尤为突出的便是《永州之野》。
“从中学时代起,我心中的永州便是蛮荒凄苦而又美丽迷人的。进入永州之前,我脑海里时而闪出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情景:‘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时而叠印出《永州八记》中清净幽寂的风光:林深路陡的西山,竹树环绕的钴鉧潭,清泠沉寂的小丘,清澈见底的小石潭……”
“我想象中的永州也是如此渲染上的柳宗元的文字的气息。从他的《捕蛇者说》中得知当时永州的民情,由《永州八记》遐想永州的优美风光。”
徐治平教授的文章中提到北去的湘江和潇水交汇处的湖南莽莽原野,关于舜帝之妃娥皇、女英啼泪泣成斑竹的美丽传说,由陆游的诗句“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和欧阳修“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始知画不如”等来写出潇湘诗画般的美,写到永州的象征——“竹城之光”,使人明白永州是座充满旺盛的生命力的城市;写柳子庙,写出人们对柳宗元的爱戴,文字穿越时空,贯穿多年的历史与文化,无不流露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人们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以诗人的气质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常情
徐治平教授的旅游散文大都韵味十足,寓意深远,新鲜而富于创意。他说的事虽大多是琐事,抒的情也不外乎人生常情,但却生动有趣,作者在对寻常凡人琐事的描写、叙述中,给人们留下一份份惊喜和欢欣。也许得益于铸造意象的动力,徐治平教授的旅游散文颇具表现力,感性十足。
文章单是文字优美,描写细致还不足以打动人,更能让人久久回味的是那诗的韵味及其真挚的诗情。
在《竹园诗魂》等文章中,贯穿古代名诗人的篇篇丽诗美文,如薜涛的《春望词》:“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江边》:“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夜夜立清江。”
这些古诗词本就极有韵味,放在文章中,配合优美的引人遐思的抒情,使得文章隽永起来。
徐治平教授在行文之间有意将多彩的笔墨泼向人生的各个层面。寻常生活与普通景色在他的“魔笔”点染下,千姿百态,情趣盎然。作者用风趣活泼的语言让洒脱得极有趣味的生活和千奇百状的人文景观在自己的笔下活灵活现,生动可爱,也写出了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真实体验。
同时,最为动人之处,便是作者用情之深和传情之神。徐治平教授的旅游散文,不像现时常见的游记一样,或浮光掠影地记述自然山水,作品成为作者游历行踪的流水账,或满腹经纶地指点山川的风物,作品成了作者思想认识外化。他写旅游散文,首先要求的是自己亲自“到此一游”、亲临其境,去感受大自然美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由此去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而非“拿来主义”。他把自己的旅游看作是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回归,从中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对大自然的真切体验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性情,他从不把自己某种理性概念生硬地强加给大自然,而是在大自然中作一次自由的精神遨游。他的感情是真挚的,他让主客观在支持和谐与交流的前提下,释放出“我”的目光、情感与思绪,去把握、打量和感受自然与人文景物的风神气貌、生命内涵,他有时甚至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极力把思想风范和美学风格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在捕捉山野的风骨还是搜寻江海的魂魄,都是吟咏人生的喜乐,都是从历史的美学的高度,把一种壮美的思想境界和积极正义而又昂奋向上的生命本质精神表现得生机勃然,不同凡响。
显然,徐治平教授行文的感觉异常灵敏,想象十分丰富,感情细腻而强烈。这来自他的诗人气质。他惯于以诗人特有的眼光和感觉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这使他的旅游散文具有诗的气质。他摒弃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在朴实无华而又新鲜活泼的语言中传达出生动有趣的生活,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真正优秀的旅游散文并不完全是感性的,它应是情理交融的,通过知性将感性提升到较高的精神品位。徐治平教授的旅游散文便兼具感性和知性,他每每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人生感受,传达一个历经沧桑、有着深广阅历的作家独特的人生领悟,都显示作者广博的学识和咨智的心灵,作品巧妙地将情理趣相融合,抒发感情,点化人生,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篇章显示出徐治平教授高远的美学追求。他依靠知性的内视力,深入人生的各个层面,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观照,穿透性地突破意象思维的局限,摆脱单纯抒情的束缚。他的旅游散文是其心路历程的艺术再现,显现出心灵的互动和思想的火花。强烈的历史意识、时代感和社会性认同,使徐治平教授的旅游散文在相对统一的话语空间中实现作者完整的自我体认和人生感悟。作为一个超越于现实又受制于现实的作家,徐治平教授以独特而远大的目光,比较准确地观照、感受、把握住世界,创造出具有现代品格的旅游散文艺术境界。
有文为证。如《黄山笔记》:“在这里,‘人’和‘龙’,已臻于完美统一:巨人的‘人’就是一条威力无比的‘龙’;而‘龙’的升华,正是那大写的‘人’。”
“桥东侧立马峰顶褐红色的斜壁上刻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10个大字,据说是民国二十八年由一位国民党将领主持撰刻的……”
“这题刻确实气势不凡,寓意深远,‘立马’即立马峰太平’即黄山脚下的太平湖,然而它仅仅是描写黄山景色的吗?它不也表现了这位国民党将领桀骜不驯,傲视环宇,不满社会现实,渴望太平盛世的心境吗?”
又如《魂归黄河》,别的文章多写黄河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大喜大悲、命运多舛的形象,而徐治平教授则不然,他却另有寄托,他着重通过眼中黄河母亲的形象和老诗人骨灰撒进黄河的情景,在依恋和给予的辉映中凸现黄河对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又如《永州之野》:“尽管柳宗元遭受打击,身处逆境,生活艰窘,但他贴近生活,心系人民,淡泊名利,超凡脱俗,这才写出了至善至美、振聋发聩的传世杰作。而今有的作家,或脱离生活,疏远人民;或自我标榜,沽名钓誉;或宣泄色情,毒化风气,完全忘却了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作品自然会遭到历史唾弃,‘灰飞烟灭’。”
这些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无怪乎著名评论家林非对他有如此的评论:“他的思索显得十分新颖,绝不去重复古老的话语,和诉说永恒的主题,而是在表达出现代人的智慧、理想和气魄。”(林非《<海登法师弟子在边关>序》)徐治平教授对这样的评论,应当之无愧!
阅读这些文章,赏心悦目,文美,情更美。有了这样的文章,中国文坛还会寂寞和消极么?
作为一名从事文学教学的高校教师,徐治平教授或多或少受到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深刻影响,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其作品极富原创性。这一美学倾向也鲜明地体现在他的旅游散文创作中。如《魂归黄河》《孔林春雨》《感受色彩》《高原的诱惑》《感悟自然》等等,都着重抒写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倾诉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美学见解。徐治平教授在旅游散文中努力挖掘潜意识,深入人的生命底层,以超现实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与批判,他的作品勃发着昂扬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深层感悟。作为一个曾经历过不同时代的作家,他立更足于现实的土壤,走出一条关注现实社会、尊重传统、弘扬现代意识的艺术道路。他在旅游散文中侧重于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观,寻找自己在社会不同时期中的位置。正因如此,他的作品给人们一份厚重感,人们从中读出它的分量和价值,以及它的灿烂的艺术光彩。
总体而言,徐治平教授的旅游散文包含着诗的特质和美感,文章写得朴实而真诚。现代诗缤纷的意象、紧密的结构、富于弹性的语言等等,都融进他的旅游散文之中,从而增强了他的旅游散文的张力。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散文向着精致、优美、诗化的方向发展。作品里流淌着诗的情愫,跳跃着诗的意象,敲打着诗的节奏,凸现出他敏锐的感觉、卓越的想象、活着的诗心和多彩的诗情。作者将诗的内在本质与旅游散文本体相结合,增强了旅游散文的艺术表现力。
郭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