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围炉夜话》,备觉神清气爽、如饮佳醪。《围炉夜话》是与《菜根谭》《小窗幽记》齐名的明清三大传世奇书之一,而其作者,就是清代乡儒王永彬,睹书思人,读来亲切有加。读着读着,不禁浮想,虽然此书也就区区二百多则清言,每则亦不过几十个字,类似于今天的微博体,为什么在华人圈中影响至深且巨,以至百多年来已有近百个版本呢?深思之,无他,因为《围炉夜话》有着挥不去的家国情怀,彰显着浓浓的世道人心。
是的,《围炉夜话》不惟是一本诗意横溢的处世经典,更是一本十足的文化乡愁之书。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一杯不饮自醉的酒,乡愁是一朵欲行又止的云,乡愁更是浸入我们骨髓里的文化情怀。这情怀,让我们不忘初心,保持着对传统的缱绻眷恋,对历史的文化认同。而记住乡愁,我们就能透过通向未来的熹微之光,找到回家的通幽曲径。试看,“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这是王永彬为《围炉夜话》写的小叙,读来大有乡声俚韵,真令人神往。“念祖考创家基,不知风霜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这是王永彬家族当年的祠堂楹联,也被收入《围炉夜话》中,这则对联不但传递出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传统,也印证了“耕读传家”的古家风当时是多么深入人心。
《围炉夜话》作者所处的年代,正是清王朝风雨飘摇的当口,西方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打开了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的大门。西方文化汹涌而入,猛烈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太平天国起义,大大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无情地冲击着儒家的伦理道德。内外交困之下,士大夫们积极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宜昌先贤王永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认为,求变自强不仅仅需要单纯的技术引进,更重要的是制度和道德的改造和建设,他发出警醒世人的呼声:“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王永彬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洞若观火,疾呼道德建设,探求修补世道人心的捷径,其良苦用心,后人读之,无不感叹不已。而通观《围炉夜话》,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思想精髓,与时下推行的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我国公民的价值准则不谋而合。“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等等,即使隔了一百多年的时光,依然常读常新,发人深思。
印光大师有言,道以人宏,地以人灵。感谢《围炉夜话》,感谢先贤王永彬,正是这本字字珠玑的典籍,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这光芒,让我们在时代之途上狂奔时,能够却顾所来径,放下身心,夜深人寂之时,翻开这本乡愁之书,与传统作一次莫逆于心的对视,相看两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