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瑞玲熟悉,是因为女人花读书会,虽然之前偶尔碰面,但据说,我给她的第一印象是很高冷。可自从我创办了女人花读书会,她却是最积极的人,不仅带了很多花儿加入,自己也积极在女人花读书会参加活动,还鼓动花儿们多写、多主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热心大姐。
她很勤奋,也很努力,一直在不停地写,写散文,写书评,现在,她又开始报告文学的创作,并且将要出集子,真真是一朵不服老的瑞香花!
她的写作起步并不早,据说是从工作岗位内退后才开始的。但是她一篇一篇地写,一本一本地出,从散文集到报告文学集,这是她一字一句的喜欢和热爱。
她的文字不华丽,甚至有些稚拙,但她有韧性,一直在不断地坚持。她听得进意见,告诉她要注意文字逻辑,也要注意简洁、准确,她都照单全收。她送过一本散文集给我,那里面的散文基本是千字文。偶然告之有种观点,散文可以更丰富,体量可以扩容。于是,她就把散文写到五六千字甚至上万字。这样写着写着,她就写出了报告文学,并且还获得省级三等奖。活到老,学到老,她做到了。
她热爱公益,每天背着沉重的摄影包到处捕捉好人好事。 她拍过救援队,拍过创文志愿者,拍过助老、助残、助学的爱心人士,拍着拍着,她觉得还不够,于是,就萌生了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来记录这些人和这些爱心。她这样想着,也这样做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本厚厚的报告文学结集成书,令人惊讶,也令人感动。
她的视力不好,也时常头晕目眩,她的白天几乎都奔走在一个个公益拍摄的路上,要完成这本厚重的作品,想必耗费了她不计其数的夜晚。不管这本书的文字如何,单说这种精神,就不能不让人动容。
这本报告文学的书名是我起的,《因为爱》,一层意思是作者的爱;另一层意思,是这本书里的人物和故事,无论是做公益的,还是身有残疾勤奋写作、用力生活的,都源于一个字——爱。爱是坚持,是不懈追求,是宽阔的天地,是浩渺的海洋,是瑞玲心里泛滥的热情。
她所有的爱都在这本书里,包括她对文学的爱,对人世间的爱,对生活的爱,都在这些饱蘸心血的文字里。她用一支并不圆熟的笔,写出她心底最圆满的爱。
因为爱,所以爱。
是为序。不只是因为爱。
作者:翁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