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读诗,陪孩子一起成长。小学语文教师聪善,长期专注儿童诗创作和诗教,在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并出版儿童诗集多本。近日,收到他最新出版的儿童诗集《小小的湖》,一口气读完,感觉盛放在这《小小的湖》里的每一首小诗几乎都与大自然相关,活泼清新,明亮自然。瀑布、花朵、果实、朝霞、大地、天空、雨点、野鸭、蟋蟀、孔雀、萤火虫、鹅卵石……大自然中这些普通的事物和景象经过诗人目光的打量,无不充满诗意的美感和灵动的气息。
宇宙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包孕的相互依赖的有感觉的生物。万物相互依存、相互感应。从古至今,要说书写这方面的诗歌作品,可谓多如恒河沙数。信手拈来,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之一)、“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前者讲的是鸭子先知春回大地,河水变暖,所以出现在河面上;后者更富理趣,诗句连续呈现出四个物物相感的精彩画面:大风吹过,青草低下头来,一群牛羊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这一主题在聪善的儿童诗歌中也不少见。
聪善抓住了儿童的视角,笔法一任天真,一任自然。诗里观照的动植物特别多,而且在他的笔下,万物皆有灵性。“春姑娘醒来的时候/花儿学校便开学了/成群的花儿像约好一样/一股脑儿冒了出来//阳光老师来了/他教花儿们微笑/以及画各种漂亮的水彩/风儿老师来了/她教花儿们礼仪/以及跳优雅的舞蹈和唱歌//而当雷电的铃声响起时/花儿们马上合上书本/用最快的速度躲起来/因为雨点老师那么凶/花儿们可不想上/雨点老师的课”(《花儿学校》)你看,原来花儿也可以像小朋友一样去上学,他们学的东西还不少呢,而且他们竟然也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老师。另一首《太阳渔夫》同样以拟人的手法,将太阳比作渔夫,虽然他有一张金色大网,又站得那么高,只要撒下来,一切都是他的网中之物。可他只顾撒网不懂及时收网,结果忙了一整天,“除了网到几朵云霞/其他全漏网了”,什么都没捞着。是不是觉得妙趣横生呢?这样的儿童诗往往让人于会心一笑中感受童年的欢悦。
与此同时,诗人对雾、月光、叶子、小蜗牛、长颈鹿、小草、风儿、根与泥土等的富于想象色彩的拟人化描绘,将孩子的问题和他们探索世界的愿望联结在一起,带读者在儿童的目光和想象里穿行,觉得万物真的有生命、有灵性,同样有喜有悲。如《小花》《听榆树爷爷讲故事》《风儿找家》等,完全是出于孩子对大自然的感受,那色彩、那声响、那动感,都是童年生命力特有的表现。从这些诗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聪善保留着完整的儿童的感觉。其间的每一首小诗,以孩子的眼睛去观察,以孩子的心灵去感受,以孩子的口吻娓娓道来,不造作,不堆砌。正是因为诗人全身心回归童年的感觉和状态,使得整本诗集始终透露出轻松、谐趣的气息,生活色调变化丰富,从而尽显质朴、自然天成的本色之美。
哈荷说:“世间没有单向桥”,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万物相连。这种联系发生在包括所有的动物、昆虫、植物、天气形式、空气本身以及所有活着的人之间,无一例外。所有的人虽然可以保留自己的特质但无法与其他一切事物孤立开来。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儿童诗集《小小的湖》中可以看出,诗人非常珍惜大地上的一切生物,因为一切事物都至关重要,即便是最细微的事物,包括风的气味、树的飒飒声、举着一粒粒草籽或花蕊的蚂蚁等等。在聪善笔下,生活的现实与诗意的真实通过想象难能可贵地重叠在一起,一切生物都有聪明才智:“变成星星的水果”“一只会笑的杯子”“长满故事的树”“会唱歌的风铃”“调皮的小精灵”“痒痒的春天”……因为它们深爱着我们。
当然,诗集里的“我们”还包括人类之外的自然、星球、宇宙等更开阔的世界,在“点灯人”“记忆的天空”“在开满野花的山岗”“一只蝴蝶飞过来”“变成一缕风”“会唱歌的风铃”等单元名的背后,无不包含着一种细微又博大的生命视角。总之,诗人以童心视角为关照,呈现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生命景象,使得《小小的湖》所展现出来的关爱生命、眷恋美好事物的人文情怀更加突出,并充满梦幻与童趣。
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