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7年,丞相北驻汉中,临行之前留下千古名篇《出师表》,很多人包括我的学生们读后都不觉得牛在哪里。有些文字,对于十几岁烂漫的年纪,看什么都是花的青春风华时期是决然品不出其中的人生意味的。我也一样。后来再读,越发觉得孔明先生真属人间难得。
史载诸葛亮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将相俱能任,他的卓绝丰功在官家那里早已呈现淋漓,自不必言。先生文亦奇谲,羽扇纶巾谈笑间不仅决胜千里之外,还能潇洒吐锦绣,曾多次在品读《三国演义》时,被他的舌战群儒、各种神算妙计深深折服。
然而这样的一位思想巨人最打动我的是他骨子里的“无我”境界。是他讲良心,守诚信,是“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的坦荡抱负。难怪连敌对的司马家后人都要把他当作臣子典范。
年少时我就带着懵懂的敬意,受着好奇心的驱使,小心翼翼地走进他的世界。七百里的火,上方谷里的雨,中庭帐的风。每看一次先生的生平就泪落不止,长大后,任蜀相热心与热血随着这篇文章一翻再翻,腾挪出字里行间,经历世事千帆,依旧久久地撞击着我的胸腔。
邦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这些在中国传统普世价值观里占主流的思想,相较而言,似乎都比较容易做到,也是文人士子乐于选择的,不与世俗苟存的清高傲岸姿态。于是社会动荡的时候,他们寄情山水,诗酒作伴,渴望找到自己的理想归宿。比如竹林七贤,早期的清末学者钱谦益,后半生时常在梦中“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可论及真隐逸的资质和状态之放松,除了陶渊明、林逋,又有多少能做到隐身的同时纯净地隐心呢?有多少是带着不甘与怨愤,喊着“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了青山大江却始终感动不了你”的自觉怀才不遇,而被动走入了偏激狭隘小天地里躲起来的呢?
孔明先生在三顾茅庐之前,是地道的布衣贫民。他卧隆中,过着深入浅出的质朴生活,束发读书,仰观俯察自在心,不求闻达于诸侯。是真高雅脱俗,这是真正的归,归于本心,归于自然理想。
那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又因何回来了呢?
历史重现经典一幕,只记得那日春水初生,先生当窗淡然,再三拒绝。
听到刘备几近苦苦哀求,言语恳切:请您出山,先生不出,百姓如何?
主公啊!我出。思虑良久,他毅然褪下一袭白衣,转身入场战袍。最怕柔刀诛心,防线终于被击破。
归去来兮,缘起求贤,缘起躬耕从未忘忧国,缘起感遇半生所遇知己。于是一诺竭忠悃,白帝城托孤,退五军,出祁山,七擒孟获,深入不毛……与其说孔明先生用毕生的鞠躬尽瘁只为还一个承诺,莫若说是了却责任天下事,身祭苍生。
浮尘烟云,君子在世,当有可为,有不可为,还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身披明月清风,驾一叶扁舟,在星空不夜天里,长篙漫溯,洒脱归去,从此周遭疾苦再与我等无关。
这样的抉择难吗,至少对于先生来说不难。难在先生的进与退,皆非本愿又出于固守初心。出世也好,入世也好,到底是“殊途同归”了。
归去来兮,我夙愿,来年还做陇亩民。这样的心声,真切而热烈。正如《出师表》全文以“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写实性地描绘了这样的一个画面:深夜烛光之下,白发老臣披衣而坐,想到就要出趟前路难测的远门,再看向身后的幼子,担忧、挂念、难舍涌上心头,身许国,难再许小家。不觉潸然泪下。
鼓角争鸣早已远去,历史风云变幻。每个人都面临着无数的抉择,面临形形色色的欲望和复杂的路口,能弄清属于自己的“归去来”,并坚定地阔步向前,何等重要。站在价值观多元的今日开放舞台上,还忠诚智慧懿德于孔明本尊,在心中为之永立正义之碑,且算是我对先生最好的思念与追随吧!
作者:程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