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 晴 星期日
“妈妈,我要回老家,我想和曾祖母玩。”一大早,儿子就嚷嚷着。恰逢周末,我们决定回去。
每次驱车回边海村时,总要经过边海桥。那是一座长度约三百米的桥,在桥上可以看到儒洞河的美丽风景。
中午,由于呆在家里无事可做,我们打算去儒洞集市逛逛。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路上热闹了不少。一走出村庄,就看到边海桥。走到桥头时,儿子突然叫了起来,小手指着桥头的石板说:“爸爸妈妈,这上面是什么字?‘一个’和‘许多’是我认识的。”儿子刚满四岁,开始识字,对字特别敏感且有兴趣。我们走近一看,上面刻着五行红色的字。爱人轻轻地读了出来:毛主席对边海乡党支部的批示。这个乡的党支部是一个模范的支部,它领导群众做了许多英勇的斗争,获得了群众的拥护。
儿子追问道:“他们做了什么英勇斗争?”爱人接着向我们娓娓道来。原来边海村三面临海,东边是河。“风、水、旱”三魔经常光顾这个村庄,农民苦不堪言。在1955年的春季,边海村又一次遭遇大旱,眼看农田就要颗粒无收了,在这时党支部挺身而出,率领全村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最后竟然在大灾之年夺得了丰收。这一年的12月27日,毛主席批示,高度评价边海村党支部,从此,边海村便有了“边海红旗”的美名。
听完这段历史故事,儿子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有样学样地读着“这个乡的党支部是一个模范的支部……”此时,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嫁到这里十余年,自己竟然不知道“边海红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敢于斗争,展现了中国精神。“边海红旗”精神,也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爸爸妈妈,快走,我要到集市买好吃的。下次,我们再来这里玩!”我和爱人一左一右拉着儿子小手,加快脚步向儒洞集市走去。在儿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的种子,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