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苏东坡最爱“猪肉”,阳江人喜食“牛头皮”。老一辈的阳江人,对于制作一碟好吃的牛头皮,只当是小菜一碟,但牛头皮的美名,一直没有冒出来。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人将“田畔牛头皮”搬上宵夜餐桌和街边的大排档,牛头皮才逐渐引起关注,进而食客如云,成为许多美食爱好者追捧的美味。
时下的阳江,若有人问:“田畔牛头皮”,你听说过吗?
便会有人答:废话!阳江人,谁不知道“田畔牛头皮”!
这样的问答,勾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田畔牛头皮”能在阳江地区家喻户晓?
机缘巧合,因申遗工作,我得以较全面地了解到“田畔牛头皮”的前世今生。
将“田畔牛头皮”从不见经传的传统小食,变成一道网红美食,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远近闻名的田畔圩老字号熟牛头皮专卖店—— “牛皮珍”熟食档的档主。他叫黄振珍,绰号“牛皮珍”,是一个掷半世纪时间来专注于牛头皮烹饪技艺的手艺人。
“牛皮珍”出品的“田畔牛头皮”,呈半透明状的琥珀色,晶莹剔透,干爽不油腻,切成薄片,排在白色的瓷碟上,旁边搭配一小碟红艳艳的酸辣醋,就是一帧色彩艳丽、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夹上一块牛头皮,蘸一点辣椒香醋,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但觉韧、滑、Q弹,有一股原生态、纯自然的风味,令人唇齿留香、口感丰富。这种独特的体验,能在瞬间激起味蕾的亢奋,进而让人深刻地记住了它!于是,“田畔牛头皮”的美味被一传十,十传百……拥有这一手绝活的黄振珍, 2013年曾把他出品的“田畔牛头皮”送评参赛,获得“广东省十大传统美食”称号。他也因此赢得了“牛皮珍”的美誉。
经查考,“田畔牛头皮”这道小食,在当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0年版《阳江县志》载,田畔圩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地处那龙河中上游,常年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日光充足,土壤肥沃,盛产稻谷、黄豆、花生、三鸟、黄牛和生猪等,且域内有绵延不断的山脉地带,山泉清冽,植被繁茂,水草肥美,黄牛自由放养于此,食百草,饮山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制作美味提供了优质的食材。
“田畔牛头皮”的烹饪技艺,在清道光年间就开始流传,于民国时期盛行。据考究,该技艺的渊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第一代主要传承人叫黄三友,田畔人,职业为宰牛夫,兼卖牛头皮熟食,已故。第二代黄广峦,黄三友的儿子,他子承父业,也兼卖牛头皮熟食,已故。现年71岁的黄振珍,是田畔牛头皮烹饪技艺的第三代传人。他18岁跟同村人黄广峦学习牛头皮的烹饪技艺。学成之后,他便到田畔圩摆卖熟食。他卖牛头皮,必搭配黄广峦师傅教他酿造的原生态酸辣醋。据他回忆,当年的田畔圩物产丰富,人畜兴旺,商贾云集,每当圩日,附近的北惯、合山、大八等镇,甚至外县的恩平、台山等地民众都会来田畔圩赶集。因人流量大,在田畔圩专门售卖牛头皮的流动档口,就有好几个。但总是数他的档口人气最旺。1978年,黄振珍便正式设固定档口于田畔圩,以烹饪、售卖牛头皮熟食为业。客人都说,“牛皮珍”做出来的牛头皮搭配他秘制的酸辣醋,味道真是好极了!其他档口,在这里因累遭冷遇,都逐渐撤离了。
当地传说,约二十年前,阳江一位颇有名气的同行,当他听说“牛皮珍”在田畔圩“赶走”了所有的牛头皮熟食档,便很不服气。于是到了田畔圩日,他也过来摆卖熟牛头皮,想不到食客都只认“牛皮珍”的牛头皮,几乎没人光顾他的生意!试了几次,便再也不敢来田畔圩跟“牛皮珍”较高下了。
最近十年来,也时不时会出现来自各地的同行,看到田畔圩的熟牛头皮市场如此火爆,也想来分一杯羹,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为此,40多年来,“牛皮珍”熟食档在田畔圩长盛不衰,成了那龙、合山、北惯一带的老字号熟牛头皮“专卖店”。如此说来,阳江人“牛头皮,只吃一味”的口头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吃牛头皮,只认牛皮珍呢?
“牛皮珍”出品的牛头皮为何如此大受欢迎?黄振珍说,无他,严谨传承师傅的手艺,在每一个步骤上都要工夫做足,力求完美,并多听食客意见,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为了保证肉材的质量和新鲜度,黄振珍每天凌晨4点左右起来,跑数公里,去自己定好的屠牛场购买刚宰下的黄牛牛头、牛脚等材料。一回来,马上用70℃的热水,给食材去毛、刨刷,清理干净。然后放在柴火灶上的大铁锅里熬煮。黄振珍说,制作牛头皮的核心技术是熬煮。依据牛肉的老嫩程度加好水,一直保持锅里沸腾的状态,整个过程做到不揭锅盖,以保证牛肉的香气不外溢,同时也不添加任何佐料。此外,他给牛头皮搭配的香辣醋,制作特别讲究。他首先选一年中较干爽的秋季,用本地应季的新鲜香蕉皮、井水、赤砂糖等纯天然材料酿造食醋储备起来;辣醋则是现吃现做:将秘制的醋盛在小碟上,用本地出产的新鲜小红米椒切成薄薄的一圈圈放入去拌匀即成。
“田畔牛头皮”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经出品,需尽快食用,过夜则风味大减。所以,“牛皮珍”出品的牛头皮每天都是限量供应约50斤,每天上午九点左右开档,一般在下午六点之前售罄。据说大年初一的需求量最大。凭着这一手绝活,黄振珍把“田畔牛头皮”做成了家族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采访黄振珍时,我深深被他的认真专注、勤奋执着、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每天早起备料、清洗、烹煮,几十年如一日!为了把牛头皮做得更加美味可口,他精益求精,不断修炼自己的技艺:根据黄牛放养的年份,对烹煮的用水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对比;为找到熟料起锅的最佳时间,也是一次次地进行调试、检验……有追求的日子总是不耐过,黄振珍笑呵呵地:“没想到牛头皮一卖,就是半辈子了。”是啊,四十多年了,他从一个身强体壮的乡下小伙,熬成了今天这个瘦小却闻名乡里的老艺人“牛皮珍”。现在的他,单凭经验,就能精准算出煮熟某锅牛头皮的用水量,而且,他还能在不需要揭锅盖的情况下,判断出锅里的牛头皮是否熟透并完美收汁。此外,为了保持牛头皮配料的传统口味,黄振珍不嫌麻烦,一直坚持以传统方法秘制食醋……他说,做牛头皮这个手艺,易学难精,那几个步骤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好,不容易。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这样的苦头了。但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个手艺,他于2003年把技艺传给大儿子黄少创和侄子黄长果, 2013年,他又把该技艺传给女婿张献。作为“田畔牛头皮”烹饪技艺的主要传承人,黄振珍作出了重要贡献。
烹饪技艺穿越百年历史,从农耕文明一路绵延而来,当“田畔牛头皮”出现在当今这个拥有海量食品,且许多食品都充斥着各种添加剂的大时代面前时,它那纯朴、本真的原生态品质,以及它不为商品经济时代的不良习气所污染的特立独行,构成了一道独特美食的精神品格!在当今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黄振珍等传承人不计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不管是制作牛头皮还是自酿配醋,都一丝不苟地坚持传统的做法。这种对传统技艺进行严格保护和坚守的精神,难能可贵!这于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在启迪后人学习、借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对树立我们阳江传统饮食文化的形象,对振兴本地农文旅、振兴本地经济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或许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有强大生命力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国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吧。
近日读到唐人的诗句“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凉。”便想起田畔小圩,想起小圩旁边那条水质清冽的小河,和小河边带木栅栏的绿道,以及沿河分布的数棵绿荫如盖的老凤凰树。凤凰树开花时,蓝天白云和火焰般绚丽的凤凰花倒映在河面上,与一两个在河边浣衣的村妇组合在一起,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乡间画卷啊!近几年,我在微信朋友圈经常看到朋友们晒出的图片,就有不少取景于此。也许,人们来这里,并不仅仅是欣赏美景,还因为这里有“牛皮珍”出品的“田畔牛头皮”吧。
民以食为天,“唯美食不可辜负也”,又有谁不爱美食呢!
作者: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