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年过花甲的姜大源先生龙行虎步地走进了我校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先生中等个子,长方脸,着一身浅色衣装,架一副眼镜,有自然而然的和蔼。我当时立刻想到了“温文”两个字,感觉他身上颇具“学者风度”与“大家气象”。
在欣然接受我校首席专家的礼聘之后,在热烈的掌声之中,大源先生淡然施礼,端然入座。偌大的报告厅顿时鸦雀无声,几百听众的目光都齐齐盯着台上的先生。
先生没作寻常客套,也未喝水润喉,开头就郑重声明:“自己的话不是金口玉言,可以听也可以不听”,顿一顿,扬扬手,满脸幽深:“要批判性地吸收”。接着,说教师们常用的PPT,先生主张好的PPT应给人以视觉、信息、观念三方面冲击,平常中见深邃,报告厅里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
先生淡然,待掌声停下,便从从容容地开始讲授《关于职业教育的哲学思考》了。
先生的嗓音亮而厚,所操普通话略带京味,抑扬顿挫,有磁性,有气势。每到得意处,尽管正襟而坐,先生也往往手之舞之,表情丰富。
先生报告中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跨界”,在以2009年宋祖英周杰伦郎朗多明戈“鸟巢音乐会”为例解释“跨界”时,先生说“通俗歌曲听不懂就成流行歌曲了”,说80、90后最喜欢的周杰伦老唱那个哼哼哈哈,老有节奏没有旋律,像“念经”,还当场学唱龚琳娜的“神曲”《忐忑》,“啊嘶嘚啊嘶嘚”“啊嘶嘚咯嘚咯嘚”,惟妙惟肖,笑得大家前仰后合。
先生记忆惊人,学识广博,讲课中,不仅趣闻典故信手拈来,文学诗词张口成诵,连时下走红的流行歌手、国足球星、“超女”“快男”也能如数家珍,还常常妙语连珠,点石成金。
在谈到“就业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时,先生拿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开涮,说:“月色下的荷塘优美,假如朱自清七天八天没吃过一顿饭,你说他看到荷塘月色是什么感觉?他肯定先把莲藕挖出来吃了,把莲蓬摘下来吃了。”惹得全场哄堂大笑,回味无穷。
先生善于调控课堂节奏,讲求张弛适宜,课前课尾,便拿自己的诗词《七律·清华百年感怀》《浪淘沙·兔年抒怀》给大家“提神”“开胃”。先生出生于教师世家,本应子承父业去学中文的,高考时“误入”了理工科。对于写诗,先生是练过“童子功”的。先生诗作,言说内心,叙述现实,已进入一种自由之境,具有相当的功力,闪烁智慧的光芒。
作为全国著名的职教专家和“思想领跑者”,大源先生既有清华大学理工科学习的背景,又有十多年在企业担任工程师的实践经验;既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留学、工作十多年,又在教育部职教研究所从事职教科研十多年。这种特殊而难得的经历和阅历,成就了大源先生的学贯中西,学养丰厚,理实兼备。
先生讲授的“关于职业教育的哲学思考”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诸内容,原本深奥、晦涩、抽象、难懂,可因为先生博大精深,灵慧睿智,口才上乘,使得他的课行云流水,深入浅出,易于明了,入耳不忘。他由思辨哲学入手解析职业教育学,贯穿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融合中国画写意和西洋画写实,用独特的哲学视角、深入的文化思索和高度的教育责任,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演绎出一堂哲学家讲教育的课,抑或是一堂教育家讲哲学的课,让听众在共鸣中领略到职业教育的无限风光,在愉悦中享受到滋养一生的心灵鸡汤……正所谓如坐春风,如饮甘泉啊!
先生快七旬的人了,七八个小时,滔滔不绝、孜孜不倦地为我们讲课,始终激情澎湃,热情洋溢,连水都很少喝,厕所也很少上,真是令人佩服!
先生“每日忙忙碌碌”,“只好把喝咖啡、品清茶的工夫都用于研究”(姜大源语),近十年,发表了三百多篇有关职业教育的论文,到过全国两百多所高职院校讲学或调研,真是让人仰慕又汗颜!在我看来,作为职教专家的姜大源,显然是职教工作者的一面镜子。
可惜那次的时间太短了,先生只为我们上了一天的课,便匆匆离去了。
现在,距先生为我们讲课已经七年,但我却还老记着他的“一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