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会是未被满足的外部需求,但“可转化机会”却蕴藏在自己的优势和觉知上。
当你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并对外留下足够密集的线索时,外部需求会自动找上门。
这就解释了“越努力越幸运”、“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2、
真正恐惧的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唯有变化能让我满足。
充满不确定的明天才是明天,命运的无法预知是最美妙的探险。
——傅真《泛若不系之舟》
3、
为什么看好科技崛起,相信各个领域都会突破。
做传统生意,无处不在竞争,这里就到处是“卷王”了。这种不是你逼他卷,而是一种追求,“享受其中”的卷。
许多人早已不缺钱,但真的很拼很钻研。
而且喜欢尝试各种新工具,感叹技术的迭代速度。这种感受,跟我亲戚们在大单位混日子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网络上声音繁杂,但是默默无闻做事情的人更多,而且数量庞大。
上一波红利是人口红利,这一波是人才红利。
真的不要骂卷王,现在能躺平的人,靠的是以前卷出来的。不然哪有那么舒服。
4、
有了Ai,人更应该把精力放在目标管理上,目标的执行则尽量托付给agent去完成,这样就能节省时间,优化生命的效率。
目前的信息展现方式,导致了人们刷手机成瘾,极大地撕裂了宝贵的注意力,造成了生命的低效,堪称算法软犯罪。
比如:作为一个投资人,可以在自己的终端设定信息参数,让Ai定时推送“近信息源”、“高结构化”、“强助手型”的信息。
并通过多模态交互,提供高概率的投资决策建议,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被各种刷屏信息干扰。
人现在浪费在手机里的时间,最终会被大模型吸纳掉,以释放出更多的精力,去做目标管理等决策性事务。
再富裕出的闲暇,则是回归“碳基觉醒”,去享受作为一个人类的独特体验。
5、
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
没人注视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它的波函数还没有坍缩。就像游戏里为了节省算力,还没探索到的场景是不会被渲染的。
注意力是一种能量,投注在哪里,哪里就被放大。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变得重要。
当我们关注消极的事情,陷入胡思乱想,实际上在无形中强化了负面事件的影响。
如果我们选择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事情往往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当我们关注某个人,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被他分散,情绪、思考、感受就会被这个人引导。
而我们关注自身,将注意力投注于有价值的目标、积极的情绪和有意义的关系上,就更容易获得幸福和安宁。
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关注什么,其实可以塑造自己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