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这条路上,有人走在前方,就有人落后,有人走得快,就有人走得慢。
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透过竞争达到目的,或快或慢,该往哪去,都是个人选择,不该由输赢去印证自己的向上。
我们真正该拥有的是“往前”的力量。
2、
一个人会因为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而开心或难过,是因为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在了他人身上。
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没有把安全感放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的价值需要在一段关系中才能得到证明。
一叶一世界,一个人也是一个世界,想要靠外物来给自己世界找安全感,也会被外物绑架。
3、
最喜欢的这句话就是:Work Hard, Have Fun, Make History.
虽然没有力量改变人类的进程,但每个人都可以书写自己的历史。
因为这句话,总能从生活和工作的枯燥无意义之中找到乐趣,找到自己定义的意义。
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关乎你的精神健康,你的活力,你想走多远,能走多远。
4、
批判性忽略
当代网民必须拥有的一种能力,叫“批判性忽略”(Critical Ignoring)
—— 选择如何谨慎地投资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让自己的注意力轻易被劫持,选择自己要去刻意忽略些什么。
“批判性忽略”的三种执行策略:
自我“轻推”:
通过改变个人环境来减少诱惑,引导和管理自己的信息源,限制社交媒体使用时间。
把低质量和误导性的信息源从所处的数字环境里移除,不要被动地接受算法推给你的一切。
横向阅读:
当你读到一个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信息,不要只停留于这条信息本身。
而是应该主动进行横向搜索,通过查找作者或组织的背景信息,搜索关于这个主题的其他信息,来验证这条信息的可信度。
不喂养恶意行为者:
互联网上有些明显带有恶意的“巨魔”,不要用你的注意力去奖励巨魔,忽略他们,不与其互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可以避免信息过载,减少被低质量信息误导,同时依然能保持对有价值信息的关注。
5、
不要把时间精力用在反驳别人身上,反驳别人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我能在这件事上学到什么”,而不是我要去扭转谁的看法到和我一致的程度。
之前我读心理焦虑相关的书,书中提到一个观点,我觉得不仅限于自我疗愈,也很适用于如何防止别人带你节奏把你当枪使。
书中是这么说的,就是你遇到一件事,习惯把它灾难化去想象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哪部分是事实,哪部分是情绪。
你会发现你跟别人叙述的事里可能只有20%是事实,80%的情绪,但你本人不一定能意识到这点,却以为这是整体。
这后面的80%不一定是客观意义上存在的东西,而是基于你本人的价值观和情绪波动产生出来的。
什么叫别人把你当枪使?
比如,最近有个人对你一直忽冷忽热,但你拿不准对方到底怎么了。于是另外一个人结合这20%的事实说自己的恶意揣测,表示你被当傻子耍了。
你听完越想越气,就去把对方给撕了,要为自己的自尊心而战,愤怒对方戏耍你的感情。
以上这个举例听起来很蠢… 但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会被这么使用的。因为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对错可言,只有爱恨情仇。
其实炒股也把我在这方面的认知能力锻炼出来了,因为我发现热门公司的虚假小作文总是满天飞,个个都说自己独家消息。
但真正的股神总有自己的判断,不会因为一个消息慌了神。
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被别人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