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贤者多寂寞!有人说:“凡是伟大的人物都孤独。”而苏轼尤甚。“乌台诗案”以后,他彻底成了一个孤独失意的灵魂。
然而,他却在最悲惨的境遇里,活出了生命的至高境界,在最难熬的日子里,跨越无数失意与孤独,练就了一腔豁达与从容。
他刚被贬黄州时,没有地方居住,只能暂住在定慧院的禅房里。此处万籁俱寂,其他人一入夜早早便睡了。唯有苏轼,辗转难眠。
被贬的痛苦,亲朋的离弃,像一块大石,堵得苏轼难以入睡。这一夜,苏轼独自起身散步,突然看到林间飞过一只大雁。大雁不断地穿梭在寒冷的树枝间,千回百转仍不愿栖息。这不由让苏轼想到了自己。于是,他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独,是一种清醒。在苏轼的诗意世界里,大雁宁可忍受来回飞行的疲累,也不肯在寒枝上栖息;他想到自己不也正是因为不愿迎合官场的污浊,才落到这般田地吗?即便孤独难以自遣,但苏轼也和大雁一样,宁愿在这沙洲默默承受凄寒之苦,也不去后悔自己的选择。
有人说:孤独分两种,一种是与繁华世界的格格不入,一种是历经悲欢离合后,学会与自己好好相处。显然,苏轼是后者。
他在被贬黄州的几年间,非但没有被落魄的生活击垮,反倒练就了一副超然的心胸。
农耕时,苏轼完全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似一个老农民般,勤勤恳恳的耕种;闲暇时,他便跑去喝酒,打发时间。
有一次,他在临皋亭夜饮,等他喝完酒回家时,家童们都已呼呼大睡,怎么敲门都不醒。苏轼也不生气,他就索性一个人伫立在江边,静静地听江水浩荡,看月洒大江。他回忆起过往的岁月,有过风光无两,有过辛酸无数。但这一切,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唯有眼前的清风明月,江河小舟,才能摆脱让人尘世的烦恼,找回内心的宁静。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喷薄而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你看,生命的丰盈,就是从享受孤独开始的。越是优秀的人,越不会从人群中汲取满足感。在无人问津的日子,他们懂得寻找内心的诗意;在寥落孤寂的时刻,他们亦会赋予生活一些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曾有人问:什么是孤独?最精辟的回答是:“在中国文字解释里,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所谓王者,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苏轼,便是那一个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王者。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这便是苏轼千年之前的选择,亦是我们无数现代人的指路明灯。
生活中,我们总是为了不被排挤,而急于合群。但合群,恰恰才是一个人丧失自我的开始。只有敢于做一个独来独往的人,我们才能发出自己的光,将灰暗的世界照亮。
人生中,总有那么一两座山,需要我们独自翻越。与其畏缩逃避,不如调整处世的态度,大胆地去感受,去经历。到后来,你会发现,一个人走过的那些路,你也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赖廷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