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入城二十多年,依旧改不了乡下人的习俗。她老说:“活着就得劳动!”孙子孙女上学了,我们以为婆婆会乐得清闲,看看电视,逛逛街市,玩玩纸牌。可她怕麻烦子女,自己偷偷地开辟了楼顶一片天地,用水泥板筑成几行菜地,买来一批大花盆,一担一担地挑泥上楼顶。婆婆整理好菜地,种上菜和瓜果,还特意留了一处空间养鸡。为了方便日常打理,婆婆还将厨房移到楼顶。忙忙碌碌,婆婆瘦了一圈。
转眼已大半年,适逢周六,婆婆打电话催我们回家吃饭。刚进家门,公公便笑着说:“你婆婆啊,她连床都搬上楼顶啰!”我们登上楼顶。婆婆已备好满桌饭菜,正坐在竹椅上缝衣服,见了我们,笑眯眯地递给我一条长裤,说:“给小孙子缝了条睡裤。”我说:“这太辛苦了,买一条也花不了几个钱。”婆婆说:“自己做的裤子穿着舒服,睡得也更香。”我拿起裤子细看,果真是一针一线又细又匀地缝出来的,不由得想起婆婆在我怀孕时候做给我的三条碎花大裤子。
“妈妈,黄皮树上有两只小鸟呢!”儿子兴奋地唤我。我走过去,过人头高的黄皮树上有两只喜鹊在活蹦乱跳叫个不停。婆婆指着喜鹊,说:“金窝银窝比不上咱这小窝窝。我不知道它们从何处飞来,落在这树上。我每日喂它们,它们就再也不肯走了,还真当这里为家了!”微风拂过,架上的小南瓜如一个个金葫芦轻轻舞动。金银花的藤儿爬上墙,再垂下楼去。豆角挂满枝头,香葱、韭菜、菜心,绿油油生机勃勃,楼顶菜地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婆婆说:“菜能吃上了,果树要等明年才能尝鲜。”绿莹莹的楼顶在这繁杂的城市里,算是一个难得的小桃源。我们呼吸着新鲜空气,吃着婆婆亲手种出来的蔬菜和养的鸡,慢慢享受这份安宁。公公说:“我这半年里,受老婆子的影响,少去玩麻将了。浇浇菜,喂喂鸡,时间一晃而过。人家见约我不出,还笑我在家花钱买苦吃呢!”婆婆指了指桌上的旧式录音机、二胡和象棋,说:“早上,你公公拉我上来练太极,还教我学二胡。今天,他还要和小孙子下棋呢。”
城里的月光洒在漠阳江畔的小楼,瞬间,天上的云影、月影,楼上的树影、花影,和江水上美丽的倒影,朦朦胧胧地交织成一幅淡雅的图画。婆婆正出神地望着月,像是在深深地回忆多年前乡下的月光。“河西的江水流到马水,我们回老家岗水,就要搭渡船过漠阳江。”对着一江秋水喃喃自语的婆婆,果真想老家了。
自从有了楼顶一片乐园,常为芝麻绿豆般琐事争吵的公公婆婆,亲密了不少,真应了那句:“少年夫妻老来伴!”我们也常回家看看,在绿意浓浓的楼顶,乐得一份清闲,让快节奏工作的身体“充充电”。
大半年过去了,我们和大伯一家回婆家庆祝婆婆七十岁大寿。婆婆杀好鸡,包好饺子,做好包子,还亲自下厨。我们又坐在瓜果飘香的凉篷下品尝婆婆精心为我们做的熟悉的味道。“奶奶做的包子饺子真香!”“奶奶养的鸡真脆!”“奶奶种的菜真爽口!”“奶奶种的桃子真甜!”我们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的婆婆,真想说:“婆婆的生活味道,让人永远回味!”
……
又是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我们回老家祭祖扫墓。春风吹拂漫山染绿,婆婆的坟前芳草萋萋。我一点一点地除去杂树杂草,抚摸高耸的坟头,婆婆慈祥的面容在眼前闪现。
“慧,生娃养娃不容易,你要善待孩子,好好培养。”婆婆生前说的话萦绕耳边。
勤劳善良、乐观积极的婆婆离开人间已六年,她生前的美德留给后辈深深的怀念。
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