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和几个文友一起赴螺蛳塘,去见一见本地久负盛名的茶叶,去一睹螺蛳塘茶芳容。
螺蛳塘茶始种于1974年,茶香醇厚、汤色清冽,耐久泡,1983年曾获得曲靖行政专属科研一等奖,次年又获昆明市小叶茶种绿茶类金奖。后因种种因素一度淡出市场。
2018年,通过整合,螺蛳塘茶注册“拥翠”商标,石林这一曾经闻名遐迩的茶叶再次以崭新的面貌走进市场。
早年声名鹊起,远近闻名的螺蛳塘茶也曾走向过颓势低迷,而今看到它容颜焕发,一派欣欣向荣,且有了新的名字“拥翠茶”,甚感殊幸。“拥翠”意为翠色簇拥,和茶树本身灌木,一簇簇绿相合,取自清代谭熙春为石林题写的“千岩拥翠”。
于螺蛳塘茶,心心念念,有了回响:既见茶颜,又惊又喜。
老茶叶墨绿色,新发的茶尖是新绿?是黄绿?是嫩绿?哦,想起来了,就是抹茶绿,抹茶色。还有一些小绿果果,彩虹糖般大小,很是好看,那是茶果,很适合插瓶。
采胜于茶,几个人也只采了不多的一心茶叶,因为这些鲜叶足可以体验制茶全过程。
推开操作间的门,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面而来,那种清新的植物异香瞬间令人为之一振,惊觉世间还有这种无法言说的气味,或许碧螺春别名———采茶女惊呼其香气———“吓煞人香”才能妥帖安放。
都说明前茶好,恰逢谷雨时节,这批茶是谷雨茶。据民间传说,谷雨茶具有清火、明目的功效。
谷雨茶由于春季温度适宜,雨量渐多,加之茶树经冬季半年的蛰伏修养,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碧,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茶文化称,谷雨茶与清明茶同为茶中的佳品。但相对而言,谷雨茶的售价较为低廉,不过因其在水中的造型好,其口感并不比清明茶差,所以大多数茶客更喜爱谷雨茶。
杀青是头道工序。手工制茶,讲究的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锅内温度300摄氏度,茶叶渐渐失去鲜活劲,茶叶越来越烫手,在初次操作的紧张忙碌中,头道工序杀青结束。
放在簸箕里摊凉,揉搓。
二次炒茶,揉搓。揉搓,要掌握力道,揉得过了,茶叶干了就碎了,揉得不好,叶子就红了,影响美观。
第三次炒茶就要磨性子啦,锅内温度降低,茶叶慢慢在锅里炒干,炒香,完成蜕变。
以前一直觉得茶叶那么香,是不是添了特殊香料,直到自己亲力亲为完成制茶全过程,才明白哪有什么特殊香料,若说有,那也是茶叶自发产生的。为什么那么多人爱茶叶,而不是别的什么植物叶子,或许就在于它如同破茧成蝶,羽化成仙般的蜕变,华丽而巨大。
茶水淡绿明澈,幽香郁郁,滋味清苦回甘,如同人生,总是要苦涩尝遍,才能余味回甘。喝茶,喝的是茶,品的是人生啊。
一个地方的茶有一个地方的韵味,这是自然的馈赠。决定螺蛳塘茶的滋味,是时节的变化,是早晚的温差,是早春的雨滴,是土壤的养分,是炉中的温度,是茶农的辛劳……是这些,才有了它独特的滋味,个中滋味在舌尖,更在心头。
茶,是时节对人的眷顾,是自然的馈赠。人间烟火里,用一壶茶的时间,休憩疲惫的身心,重新出发。一壶拥翠香,足以慰余生。
郑艳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