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炉山踏青,我们会选一个晴朗的周末。
一家人吃过早饭,收拾利索了,携了水壶,有时也给孩子们带点水果和干粮,然后才你呼我唤,消消停停向着城郊出发。
香炉山就在城郊的南山,海拔不高,真正拖家带口爬上山去却也要小半天。山上郁郁葱葱,草木丰茂。只是道路崎岖而略显陡峭,有一段路还得手脚并用,须得攀住岩石而行,也正因为此,才激起孩子们一年一度的爬山激情。
如果,站在江边的七里湾大桥上,远眺南山,其山形酷似香炉,圆颈方座,山脉四柱,棱角分明,犹似炉脚。面对此景,让人觉得天地造化多有奇妙。
最有趣的是,遇上雨后清晨,香炉山上,雾霭丝丝缕缕,从半山腰一直缭绕到山顶,活脱脱就像于天地之间焚着了一炉馨香,青烟袅袅腾空,婀娜屈曲,直达天庭,总让人想到“日照香炉生紫烟”。
我知道,山顶原先是有一座道观的,碑刻可辨,道观建于清道光年间。几次登山,我都想在道观的遗址上,认出石碑上的字,可惜年代久了些,风吹雨淋,很多字迹已模糊不清,即使偶有一两个字可以认出,也总是连接不成上下文,读一回遗憾一回。好在香炉山的名字,极富诗意,能引发人许多想象,加上残碑断垣,铺陈了一些文化的筋络,即便恢复不了道观的原貌,也可以让人有个大概的了解。
山顶有一口石井,水清见底。听山中老人讲,井中经年蓄水,天晴下雨,不亏不盈,堪堪平齐井沿。大概这也是道观选址于此的原因。我曾在水井里用手舀过一捧水,清亮亮的,温凉如玉,从手指缝里漏下,像是捧了一捧珍珠。
伫立山顶,侧身而望,西边便是清江隔河岩大坝,浩淼的湖水,像一颗宝石,深深地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湖水碧波万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水的蔚蓝与山的翠绿完全融为了一体。
一览众山,不唯三山五岳,此时的香炉山也是一样,会当绝顶。
小城的四月,阳光微煦,柳枝轻拂,风吹在身上,有种暖洋洋的感觉。我们避开公路,专拣小径行走,曲曲折折,蜿蜒而上。
路边的农家,依山傍水,撒落在坪坝山腰。前行的路上,时而传来鸡鸣狗吠,屋上炊烟袅袅,一片暖意。有人在地里耕种,新犁的地,黑油油的,闪着一层亮光。有系着围裙的女人,提了篮子,在屋旁一根一根摘着芫荽菜,准备着午餐。有老人搬了椅子,端了茶杯,一边唠嗑,一边享受着初升的阳光。
走小路真好!竹外山花,三三两两,已开得鲜艳夺目,红彤彤的,粉扑扑的,白晶晶的,一枝枝、一朵朵,昂然向上,自顾自地开着,开得那么坦然,开得那么自信。
金银花起了头,凌霄花也不甘落后,高高地挺立在枝头,更有紫荆花连叶都来不及长,那花就顶着芽苞盛开了,而且一开就开得满树都是,从上到下,一直开到了树根上。
我蹲下身来,抚摸一枝玫瑰花,想闻闻它的香,那股山野的气息,不浓不淡,幽幽地飘洒在风中,它也跻身春天第一枝了。
农家的地里,已过了花期,金黄的白菜花,细白的萝卜花,绛紫的豌豆花,一齐走向了远处。蜜蜂来了,蝴蝶来了,就连蜻蜓也来了,各种的植物正赶着趟儿,从地下,从山上,从树枝间,从草丛里,一齐涌上眼底。
半山腰上,月季花正绽放着,颤颤地摇曳在风中。
刘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