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出自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评书结尾语句。相信不少人至今能哼唱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的片头曲——盘古开天地,地久天长,长话短说,谈古论今……
激扬欢快,厚重铿锵的歌词旋律朗朗上口,为评书专场拉开帷幕,这场视觉与听觉的豪华盛宴一经开播,反响强烈,好评如潮。1994年开播当年,我还在上小学,评书的精彩和火热深深吸引了我。它仿佛是一个硕大的百宝箱,装着天文地理、民间轶事、历史典故,可谓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凡是书上描述的故事,经说书人精心打磨,强化记忆,再辅以思想和情感的修饰,根据剧情的需要,通过神态及语调的切换,赋予人物鲜明的个性,营造出激越、深沉、婉转、伤感等艺术氛围,烘托出迥异的生动画面。观众屏气凝神,盯着荧幕拍手叫好,笑脸中溢满对说书人精湛技艺的崇拜和赞叹之情。《电视书场》以其宏大的时代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点,博采众长,以多元化多视角百家争鸣的艺术呈现模式,满足了不同地域观众对评书的欣赏需求。不少评书大师都在其中说过书。田连元的《水浒传》、刘兰芳的《岳飞传》、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单田芳的《封神演义》、王林茂的《罗汉擂》等经典评书竟相媲美,自成一派,俘获了一大批书迷。其中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合称为“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
他们独树一帜,各持所长,在评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声望。刘兰芳声音洪亮,干练豪迈;田连元语气凝练,风格清新;袁阔成嗓音纯正,表演细腻。
“偏爱”单田芳的评书表演,源自其极具金属质感的沙哑嗓音,那熟悉的片头曲唱毕,只要是他出场,不用仰头,侧耳便能洞悉。他的嗓音浑厚有力,极具辨识度,就像是一块磁石,充满历史沧桑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单田芳的评书诙谐风趣,气势磅礴,肢体语言丰富,在大开大合中收放自如,加上独特的嗓音演绎,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父单永魁也会说书,其母王香桂乃曲艺名角,单田芳的伯父和舅舅也都是说评书的,单田芳耳濡目染,受曲艺世家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对评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评书贴近生活底层,口语化、生活化的元素,造就了评书“接地气”的艺术风格。评书艺术的传承,靠的是口传心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用在评书这一行也是十分恰当。
单田芳从小就跟随父母东奔西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日后评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社会底层的磨砺,激发了他敢于创新的思维。单田芳谦逊好学,博采众家之长,善于求变,通过艺术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评书风格。单田芳表演的评书《隋唐演义》令我心驰神往,百听不厌。《隋唐演义》纸质书是我上初中特意找同学借的,通过反复精读书中的故事,再跳进评书的世界。阅读的静态思维与评书的动态感官相融合,使脑海中的英雄人物同说书人口中的侠义风骨相契合。鲜活的人物形象撑起宏阔的历史场面,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等起义军英雄驰骋沙场的英勇场面跃然眼前,让我能够更直观更真切地感悟这部书的深邃与博大。
没有信手拈来的绝学,背后潜藏着评书艺术家们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强化练习。这不是死记硬背,名著里的文字需要他们去糟取精,保持原著的同时加上自己的艺术理念及语言特点,塑造更为精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电视书场》于2003年停播,令我倍感可惜。这个栏目滋养了我数十年的评书情怀,也承载了全国观众对评书表演艺术的痴迷。央视的停播并未阻碍评书的发展历程,之后随着卫星电视的新兴崛起,评书艺术家有了更为广阔的表演舞台。
评书不光是推动了电视行业的发展,更是间接推动了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进步。评书以其蓬勃的艺术生命力,精彩绝伦的艺术感染力,闪耀于民间艺术殿堂,成为永恒的经典。即使在娱乐化多元的当今时代,评书艺术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评书,是一代又一代评书表演艺术家为之奋斗的青春,也是陪伴我成长,激励我拼搏向上的精神向导。
作者:程时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