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蓑衣”最早的印象,缘于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的是大雪纷飞的冬日,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静坐孤舟垂钓的图景。棕色的蓑衣裹着孤寒,将渔翁朴质外表下隐藏的豁达胸怀含蓄释放。唐代张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是桃红柳绿的春天,词藻清丽明快,烘托出渔夫悠闲自得,忘情陶醉的奇丽画面。令我费解的是“绿”蓑衣,这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万物复苏,蓬勃的绿色铺天盖地,将渔夫身上的蓑衣一并染成了绿色,这件披着“绿装”的蓑衣在画卷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为惬意美妙的田园生活增添了强大的生命力。“孤舟蓑笠翁”侧重孤寒,“绿蓑衣”主打温情,两种行走在不同画面的蓑衣,营造出各自独有的意境和情怀。
《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演绎了苏轼超然脱俗的非凡人生。词中表面看似描写主人公披着蓑衣笑对风雨,实则是在抒发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几经贬谪,却始终波澜不惊,泰然自若。就如身上披的蓑衣,简陋却能抵御寒凉,抚慰疾苦。活在当下,我们常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自勉,学习苏轼潇洒脱俗,旷达率真的处事态度。古代将蓑衣写进古诗词的佳作不胜枚举,作为遮风挡雨的物件,经诗意点缀,词情润泽,蓑衣便化腐朽为神奇,或轻盈,或浑重,或温情,或伤感……
蓑衣最先起源于先秦时期。为何叫“蓑衣”?当时民间发现一种不易腐烂的草,叫“蓑草”,又叫“龙须草”。但用蓑草编制的蓑衣厚实,经雨水浸湿,会产生滞重感,防水性稍差,后来经过艰难摸索,发现用棕丝制作的蓑衣更轻便,防水挡风效果更佳。每件棕蓑衣,分上衣和下裙。编件蓑衣要经过采棕、撕棕、湿水、搓绳、阴干、造型、穿绳等多道工序。完工后需在外表刷一层桐油防腐,以起到防水、御寒、透气的功效。
泥泞的雨季,各家各户从墙上取下心仪的蓑衣,像是披着一副铠甲,开启辛勤的劳作。农闲时分,安然垂钓的渔夫,信步闲逛的农夫,南来北往的客商,攀山越岭的药童……蓑衣披在他们身上,散发出朴素柔和之美。蓑衣白天行走在热闹中,夜晚便束之高阁,静候星辰的洗礼。
长征路上,大多数红军战士都是披着蓑衣,蓑衣、水壶、斗笠是长征途中的三件宝贝。这带着生命体温的蓑衣裹着疲惫的身躯,过草地,翻雪山,践行着自己的光荣使命。
新中国成立伊始,农民还一直沿袭着穿戴蓑衣的老传统。随着经济发展和材料技术的进步,防水布、雨衣取代了蓑衣。蓑衣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弘扬民俗文化,蓑衣被请进历史博物馆,供世人观瞻。
蓑衣还成为荧幕道具,绽放新的魅力和光彩。荧幕上很多武侠剧都出现蓑衣。“寒江孤影,江湖故人”,配上蓑衣,古风的画面就出来了。武侠剧除了鲜衣怒马,也偶现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得道高人,他们往往隐在暗处,腾空而起,将蓑衣信手一抛,虎啸生风,诡秘中暗藏神奇,充满了浓烈的武侠气息。如今网店上还是有成品蓑衣售卖,多半用作舞台道具和演员服饰。旧时的蓑衣成了记忆,成了艰苦奋斗的代名词。
作者:程时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