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自己很了解蚕,其实不然。
女儿和我聊到同学在养蚕,甚为钦羡。为了帮孩子实现这个小小愿望,顺带了解一下我们悠久的蚕桑文化,遂四方打听,终获一些蚕子。
趁着孵化的过程,我和女儿一起查阅资料。当女儿了解到桑基鱼塘以“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雍桑”的典型循环生态模式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时,不由得赞叹起来:我们的祖先真是伟大、智慧!
蚕盒子就放在书房一隅。白日忙于生计,只有夜深才得读写。伏案之余,我常凭灯凝视春蚕进食。深夜,无风无雨,万籁俱寂,独自一人灯下观蚕,很有治愈性。早添的桑叶已蚕食殆尽,拭案净手,刚往纸盒里添几片桑叶,便见一条条蚕蠕蠕而动,奋力爬上去。就在它小而黑的脑袋接触新叶的一刹那,便开吃起来,不挑不拣,不顾不盼。埋头抬头的屈伸间,桑叶边缘缺口逐深。抬头、啃食、再抬头、再啃食……俨然专注的工匠从事一件精品雕琢。它简单的一套动作如是往复,不知疲倦,如秒针,如沙漏,如檐尖的雨滴,直至一片桑叶被啃食完毕,再迅速就近爬到另一片。默默看着,突然觉得蚕宝啃噬的不是桑叶,而是分分秒秒的时间。这一度使我陷入一种恍惚,一种恐慌,化身成蚕,在时间的洪流中争分夺秒。
从蚕子孵化出来的那一刻起,它们便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进食,按时蜕皮,由黑变白,由小变壮,再到最终大彻大悟般的通透、发亮,进而爬山、结茧、破茧、交配、产子……整个过程毫无冗余,也无快进,每个步骤紧密有序,稳步扎实。至作茧,非自缚,乃自保,为献身,并成就下一代生命的开端。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养过蚕。
故乡的三月下旬已是杨柳依依青草发,千家万户燕衔泥。向同窗或朋友处讨得蚕子若干,只见小如油菜籽的蚕子,微若尘芥,黑黑点点不规则地散在一小块旧纸片上,却蕴含着伟大的生命。为尽快孵出小蚕,我把新棉袄的胳肢窝扯一小洞,把带蚕子的小纸片轻轻折叠好,塞进去,课间、散学皆不敢嬉戏打斗,小心翼翼如母鸡抱窝;为防止蚕子过于干燥难破壳,还要时不时在避风处掏出来抹点干净又带体温的口水……
终于,一个礼拜左右,黑毛毛的小蚕次第破壳。赶紧用早已备好的鸡毛尖儿轻轻拨在纸盒里的蒲公英嫩叶上。那纸盒是从生产大队部的卫生点捡来的注射液药盒,可以开合,安全方便。放学归来,扔下书包,捧起蚕盒,放在院子里的木桌上,每每目不转睛观察许久。等蚕稍大一点便可以喂一些柞树的嫩叶,然后是桑叶。爬树采摘桑叶、清理蚕沙,默不作声地数一数蚕的数量(据大人们说,蚕不能出声数,否则会越来越少)。由蚕到茧的那段时光,也是少年课后一段最难得的静美时光,算是一场带有动手实践性质的自然美育课吧。
清廉与自律、俭朴与勤奋、奉献与豪情、知恩与回报、梦想与深情……春蚕以零差评的美誉打动着这片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丝与丝绸的转化,则成全了伟大的民族。以蚕桑文化为给养之一,聪明勤劳又智慧的中华民族数千年续写华章。
愿为春眠蚕,吐丝自绸缪。春蚕以桑叶为食,集天地之精华,最终吐出精美绝伦的银丝,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往复循环生生不息,以良善普济为美,朴实紧凑,一往无前,像极了我们华夏民族。
茧成春将尽,葳蕤万物生。举首望故园,该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时节了吧。
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