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犹如一声春雷,炸响在贫穷落后的广大农村上空,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同时代的我,感触最深的应算千家万户的房子的变迁。
印象中,我家最早的一座房子,是在与“祖宗堂”不远处的一条小巷子里,跟三公家的房子共墙搭垛,表面看上去是三间,实为“明三暗六”。靠右边的一间,前面住的是父母亲,后面住的我们兄妹三个,中间有一墙之隔;叔叔住在左边厢房的前面,爷爷和奶奶住在后面;堂屋的后面的“搭座”就是厨房,其实是堂屋的一个间隔之房。
说起那三间土坯房,墙体沧桑不堪,裂纹众多,房顶的小青瓦早已是黑褐色的了,有不少的地方已被风霜雨雪击破,甚至长满了苔藓。屋子漏雨是常有的事。我已记不清那座房子的窗户究竟有没有,因为在黑暗中,我只见过月光从房顶的亮瓦中洒进来,时常给我滋生许多幻想。房子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还是堂前墙壁上挂的有毛主席头像的年画,在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边配有一副很具时代感的对联: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横批——为人民服务。
我在那老房子里大约住了近20年的光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有关惠农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大批剩余劳动力南下或北上流入了城市,有的打工,有的甚至经商或办厂,自然,人们的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家乡也有不少人先富了起来。老家人有了钱,首先想到的是改变生活条件,把自家的住房改一改。于是,我父亲从中也受到了影响,当年就想把自家的老屋改建一下。
那些年,父亲虽然进城找了些事做,由于我刚刚参加工作,我家当时积攒的钱的确不多。为了对新生活的追求,父亲就向亲戚朋友借了一点,同时自己起早贪黑地拼命苦干,红砖自家烧,材料自己运,总之自己能办得到的绝不花钱去请人做。对房子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把土坯房换成砖瓦房,内外均为砖混结构,墙面抹的石灰砂浆,地面倒的是普通水泥。因为当时大家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习惯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突然感受到改革开放的这种“雪中送炭”的温暖,所以新建的房子尽管很简陋,但是我们住上了新房,喜上眉梢!
到了200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南下北上的农民工在劳动致富的前提下,拓宽了视野,不仅钱袋子满了,也带回了全新的生活理念。人们觉得已经不仅仅只是有房子住的问题了,大家在生活上的需求已将“雪中送炭”上升到了“锦上添花”。人们向往那种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样式新颖的乡村小洋楼,青睐那些宽敞明亮、装修精美、豪华美观的欧式别墅。在广大的乡村,大多数人家已住上了小洋房,我家也于2003年把20年前建的平房改建成了两层半的新楼房。
新房的前排贴着棕红色的瓷砖,大门顶上镶嵌着大幅的“迎客松”图案,两侧点缀着“吉祥如意”的红色灯笼,所有的窗户都是铝合金,窗外是不锈钢防盗网,还配有素净高雅的窗帘。30多平方米的一楼大厅,是水磨石的地面,放有冰箱,装有空调;前后房间各有20平方米左右,地面都贴着仿木色地板,房门的典雅和家具的时尚可以说是别具一格。顺着不锈钢的楼道,步上二楼,更是心旷神怡,三室一厅的结构,有客厅、主卧、客房、书房和卫生间,高档次的卫生间安装了保暖灯和热水器,地面铺上了乳白色地板,洁白的墙壁上有大彩灯布置,房顶挂着五颜六色的大吊灯,整个二楼尽显奢华,极具现代化气息。
当我们全家住上这样上档次的新房时,每一个人心里的幸福感真是无法形容。我只知道母亲把内心的喜悦,常常寄托于日常的家庭琐碎的打理之中,天天把地面拖得干干净净的,把橱窗和茶几抹得油光发亮,把物件整理得顺顺当当,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幸福吧!
尽管,现在我和妻子儿女又住上了阳新县城的商品房,可每逢节假日,我总要回家看看父母,总要感受一番改革开放之后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总要站在自家楼顶的阳台上,眺望村前的那片熟悉的田野,眺望大山之外的那片远方与辽阔。
作者:赵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