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间去了一次乡下,表哥那6岁的小孙女晨晨拉着我去了蚕豆地。
蓝天澄碧,纤云不染,点缀着零星黄花的油菜地青纱帐似地一直挂到天际,一畦油绿的蚕豆特别显眼,在春风里招摇。我提着竹篮,牵着晨晨柔柔的小手下到地里,花香扑鼻而来。长在叶子底下紫白相间的蚕豆花,像一只只瞪大眼睛的小蝴蝶,吃惊地打量着我这个不速之客。当看见天使般的小主人晨晨后,它们便轻快地扇动着彩色的翅膀在青绿中翩翩起舞,欢迎我们的到来。
“五奶奶,这里有好多豆荚!”顺着小女孩清澈如水的目光,一颗颗青绿的豆荚支棱在茎秆上,像极了小兔子又尖又长的耳朵。挑一颗色泽深绿、饱满结实的豆荚摘下来,撕开,一股清香即刻逸出来,几粒碧玉般的蚕豆,香喷喷地睡在那洁白柔软的海绵床上,头上还顶着一瓣狭长嫩绿的月牙儿,像戴着睡帽的婴儿。
这瓣月牙儿,让我想起,我如晨晨这般大时,父亲用蚕豆给我做的小金鱼。
蚕豆上市的时候,街道边,法国梧桐光秃秃的枝子上就抽出嫩芽,鹅黄的,指甲盖般大小,似婴儿紧握的小拳头;浅绿的,火柴盒般大,像幼童举向天空的手掌;能盖住车铃铛的叶子已经是翠绿色的了。父亲骑着他的二八自行车带着我去摘梧桐叶,他找到一棵矮一点的树,停下车,扶着我站在座架上摘叶子,他说:“鹅黄的太小,翠绿的太大,火柴盒般大的刚刚好。”
回到家,我和父亲坐在饭桌边,见他剥出几粒蚕豆,又从火柴盒里取出两根火柴折断,将红色的火柴头分别插在蚕豆头的月牙儿两边,变成了一对鼓鼓的金鱼眼睛,那瓣月牙儿就成了金鱼的大嘴巴,接着在蚕豆尾处用火柴扎一个小洞,梧桐叶柄插进去,摇身变成了蓬蓬裙般的金鱼尾巴,一只活灵活现的金鱼也就立刻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高兴地捧起“小金鱼”,屁颠屁颠地跑进厨房,放进我吃饭的搪瓷碗中,在水龙头下接了些自来水,“小金鱼”就在碗里荡呀荡呀,像一条真金鱼摆动着漂亮的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
“我最喜欢吃蚕豆米炒鸡蛋。”晨晨的话,一下子打断了我不经意间的回忆。“嗯,我也喜欢呢!”我说。
大约小孩子都喜欢吃蚕豆米炒鸡蛋,水绿水绿的豆米配着金黄金黄的鸡蛋,不仅好看而且好吃。不过,我小时候想吃这道菜,蚕豆米得自己剥好。那年头,父母不是参加劳动就是开会,做饭都是急急忙忙的,哪有时间剥蚕豆米。我和姐姐放学后,会主动做些家务,抽炉门、摘菜洗菜之类的。剥蚕豆皮,大指甲剥得生痛,姐姐就用嘴吹,仿佛是口仙气,吹吹就能止痛。可姐姐念的诗真能解痛,她说蚕豆米炒鸡蛋像黄鹂和翠柳,还说我专挑里面的鸡蛋吃,就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奶奶,你最喜欢吃什么样的蚕豆?”晨晨问。
“嫩蚕豆呀!清水煮着吃,又鲜又嫩,是春天的味道。”
我跟晨晨说,水煮蚕豆是泛着书香的。上学了,也会读到鲁迅先生《社戏》的那篇课文。童年的鲁迅和小伙伴摇着船儿回家,看到岸边乌油油的罗汉豆,忍不住去阿发家和六一公公家的豆田偷豆,直接在船舱里生火煮豆吃。
我心里一直都在惦记着水雾弥漫的湖上,摇橹声声里的蚕豆香。也是自那以后,新蚕豆必须用清水煮着吃的,只放一点油和盐,色碧香清,甘甜软嫩,纯净又美好。
“五奶奶,你讲这么多,蚕豆怎么一会儿又叫罗汉豆了?”
“是因为鲁迅先生祖籍绍兴,那里的人将蚕豆称作罗汉豆,你看,这蚕豆像不像罗汉头?”孩子听得很认真。我还告诉她:“我们叫它蚕豆,是出自古代的一部医药宝典《本草纲目》,说豆荚状如老蚕。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蚕豆结豆荚时,正好是开始养蚕的时候。你可以当蚕豆是只胖胖的蚕宝宝就对了。”
“蚕豆有这么多故事啊!五奶奶,我也想要只蚕豆金鱼!”
“好呀,我们马上回去做。”我笑着说。
风从田间掠过,一群麻雀也叽叽喳喳地飞过。我挎着满篮子的蚕豆,牵着小女孩走在田埂上。蚕豆香里有童年、有故事、有书香,也有我对爸爸的思念。
作者:石红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