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端午节,菜市场两旁摆卖粽子的又多了起来,那一个个包裹得结实、饱满、棱角分明的粽子散发出阵阵清香,唤醒了我对家乡那遥远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洞庭湖畔的一个小村子,村子被高高的河堤包围着。堤内住着村里人家,堤外是一片茂密的杨树林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芦苇林,芦苇林的前方就是浩浩渺渺的洞庭湖。
六月,雨水充沛,芦苇长势大好,一片片叶子又宽又长,苍翠欲滴,绿涛汹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芦苇是造纸的原材料,不能随意砍伐,有专人看守。家乡人喜欢用芦苇叶来包粽子,每到端午节前后,看守芦苇林的人总会有意无意地松懈几天,村里的人们就赶紧趁着这几天进芦苇林采摘芦苇叶。
那天,我们早早地吃过早饭,父母拿着镰刀和蛇皮袋约上同村的几个村民就出发了,我和哥哥还有几个小伙伴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大人一同前往芦苇林。
来到河堤,放眼望去,洞庭湖就像一条细长的白玉带,一直延伸到远处。那时候还没有通公路,船就是水上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客船、大货船、渔船在湖面上穿梭如织。深沉而悠扬的汽笛声、渔船“突突突”的马达声在湖的上空回荡,绿海般的芦苇林渐渐近在眼前。
下了河堤进入芦苇林,大人们拿起镰刀就开始割芦苇下面伸出的又长又宽的叶子,这并不影响芦苇以后的生长和收割。我们这帮小孩当然也不闲着,寻找芦苇丛里的宝贝——野芹菜和芦菌。野芹菜用来炒辣椒,鲜嫩爽脆;芦菌是一种淡黄色的小蘑菇,用来滚汤,香味浓郁、味道鲜美。
大家在一人高的芦苇中穿梭,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草面,如发现一丛芦菌在草丛中像星星般闪烁,就会高兴地发出尖叫,然后蹲下来小心翼翼地采摘……我们乐此不疲地寻找着,手中的袋子也渐渐地鼓了起来,心想着几天的菜有着落了,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
我和小伙伴们穿过芦苇林来到湖边,视线变得豁然开朗。湛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来往的船只在湖面上奔忙。眼前的景色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美不胜收。
父母亲扛着两袋满满的芦苇叶回到家,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母亲头发凌乱,手臂和脸上有好几条被芦苇叶划破的血痕。放下蛇皮袋,母亲从袋子里拿出一大沓芦苇叶给邻居李奶奶送去,说李奶奶儿子媳妇不在家,没有粽叶包粽子。善良的母亲总能想到别人。
母亲拿来一个大木盆放满井水开始清洗芦苇叶,我也拿张小矮凳坐下来,用毛巾轻轻地擦拭着。看着满盆的芦苇叶,眼前仿佛摆放着一条条包好煮熟的粽子,顿时咽了咽口水,问母亲:“什么时候才有得吃呀?”母亲笑着说:“馋丫头,等明天包好再煮熟就可以吃了!”。
吃过晚饭,母亲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泡糯米、搓裹粽子用的麻绳。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两条去了皮晒干的苎麻,放在手心来回地搓,细细的麻绳越搓越长,最后缠绕成一个大麻绳球。昏黄的灯光把母亲的影子投到墙上,显得那样的高大……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桌子上放着一盆浸泡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粽叶,心灵手巧的母亲快速地拿起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形,左手轻轻拿住,右手抓一把泡好的糯米放进“漏斗”中用手压实,再把叶子合起来,一个锥形的粽子就形成了,然后再用麻绳把粽子左缠右绕上下翻飞一气呵成,一个棱角分明、包裹严实的粽子就包好了。母亲没有剪断绳子,而是接着绑上第二个粽子、第三个……
等全部包好了,母亲就把一串串的粽子放入大铁锅加入水烧火煮起来。灶膛里木柴烧得很旺,不一会儿,锅里就“咕咚咕咚”沸腾起来,蒸汽袅袅升起,粽子的清香弥漫开来。
而这个时候,我总是喜欢陪着母亲一起烧火,缠着她讲故事,讲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来由,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沉江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似懂非懂却又津津有味。
经过几个小时的熬煮,粽子终于熟了。母亲揭开锅盖,粽子的清香味迎面扑来,母亲捞出两条,剪断麻绳,递给我试试粽子熟了没有。我急不可耐地解开麻绳,打开粽叶的瞬间,清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赶紧拿一根筷子插入粽子中间,蘸上母亲准备好的白砂糖,朝着粽子的一角咬上一大口,满嘴甜香!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粽子,却是我们那个时候最美味的食物。如今的粽子品种多样,五花八门,有豆沙、猪肉、咸蛋黄、各种海鲜……但对于我来说,儿时家乡的粽子才是最美味的,因为它里面包裹着浓浓的亲情。
每逢端午,那丝丝缕缕的糯香,又勾起了我埋藏已久的乡愁……
曹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