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羡慕村里的会计,算盘打得噼里啪啦,毛笔字写得龙飞凤舞,每年过年三十晚上,拿着红纸登门请他写春联的村民络绎不绝。父亲说:“人家那是本事,算盘笔下样样行,走到哪都能当饭吃。”
上世纪90年代初,三弟初中毕业,父亲让他拜本地一位老瓦匠为师傅,学习砌墙垒灶建房子。几年后三弟出师了,砌墙建房子有板有眼,到苏南好多建筑工地打工挣钱,后来还出国到非洲利比亚干了两年“洋活”,是我们家族第一个出国和坐飞机的人。老家两间老房子推倒重建,砌墙、贴瓷砖以及里外粉刷等活就他一个人闷声不响、不急不躁地忙碌着。中秋节搬家时,父亲人前背后不住嘴地夸赞:“小三子真有本事,好本事。”
那时,邻村有位青年才俊,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县城某单位工作。小伙子家里有些“背景”,平时头脑灵活会来事,很快成长为单位的“三把手”。有天夜里,两三辆大货车拉着砖头、楼板和木料送到村里小伙子老家,不长时间他家便建起了两层小楼房。乡邻们对他钦佩不已,经常背地里议论“看人家多有本事”。父亲知道后,对我们兄妹说:“这种本事要不得,迟早要出事的。”果不其然,几年后那位“才俊”出了问题,受到了撤职处理。
我高考落榜后回到老家务农,农闲时读报纸、听广播、学习写写小文章,有次有篇文章被省电台录用播出了,还寄来了10元钱稿费。于是父亲便鼓励我多写文章多练笔。后来就因为有了写作这个特长,被好多单位聘用,先后做过代课教师、乡镇新闻报道员、企业文员,还成为了一家央企的管理人员,在城里购了房、买了车,过上了幸福如意的生活。老家邻居们常当着父亲的面夸我有出息、有本事。父亲欣慰地说:“是有点小本事哩,就会写个小文章,小二子要是‘窝’在村子里上河工(挑河)都撑不下来。”
前几年,父亲生病住院了。父亲和我聊天时说:“我这辈子没什么本事,只能跟土地打交道,没给你们留下多少家产。”我对父亲说:“您靠种地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供养我们上学念书,教会我们做人做事,让我们都能自食其力,在我们儿女心目中,您就是天底下最有本事的人。”83岁的老父亲听后,紧握着我的手,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董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