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到盛夏,我正坐在办公室里看书,耳边忽然传来熟悉的声响。听着窗外高亢、嘹亮、此起彼伏的蝉鸣声,我不禁想起儿时捉蝉的往事。
蝉,是夏天特殊的符号。捉蝉是夏季最快乐的事,也是乡下孩子们的娱乐方式之一。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捕蝉工具,是自己发明的土方法,做起来简单实用。一般有粘蝉和套蝉两种方式。粘蝉,是在竹竿的顶端裹上一层制作好的“面筋”,面筋制作起来很方便,把面粉放到碗里,加少量的水搅成一团,再放到水里不停地揉洗,只剩下一小团面筋,把面筋缠在竹竿梢头,擎着竹竿,仰头睁大眼睛在枝叶间搜寻。每当发现蝉儿,我们就猫着腰屏住呼吸接近,小心翼翼地把竹竿伸到蝉的背后,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一抖,蝉就被粘住了。最常用有效的方法是套蝉,用铁丝制作个铁环用绳子固定在竹竿一头,塑料袋用细线缝在铁环上,做成一个套子。听到树上有蝉叫悄悄地靠近,把套子扣在蝉的身上,就把蝉套住了。蝉鸣成为炎炎夏日中一道最响亮的音色。
中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几乎让人喘不上气,蝉们却叫得最欢、最亮。经受不住诱惑的小伙伴们,邀上三五伙伴拿上捕蝉的工具溜出家门。不过蝉非常灵敏,待我们靠近,蝉似乎有所察觉,蝉声便戛然而止,等我们失望地离去,蝉又欢快地唱和起来。真正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以捉蝉要有耐心,更讲究技巧。屏气凝神,一动不动,让蝉觉得危险已远离,然后轻手轻脚靠近它,当几乎到了伸手可及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然向前一捂,一把逮住它。有时因为不谨慎,动作稍大弄出了响声,也会让蝉挣脱,甚至惊飞其他的蝉。树林里、沟渠边、田间地头的树下,都少不了我们的身影,而蝉便成为了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
仲夏夜,捉蝉蛹也是件妙趣之事。夜幕降临,蝉蛹纷纷从地面孔洞中钻出来,沿着树干往上爬。此时,约上小伙伴们一棵树接着一棵树从树根部一直向上摸索,一晚上下来捉二三十个蝉蛹是常事。其实,捉蝉蛹最好在雨后,土地松软,利于蝉蛹出地面。每逢这时,天刚擦黑,我们先在地上搜寻,看到地上有一个针眼那么大的洞,用手指把洞口抠大,一只蝉蛹在洞穴里或深或浅地蜷缩在里面,就被我们收入“囊”中。天再黑一点,就开始在树上捉。未被捉获的蝉蛹,都在一夜间美丽蜕变,成为体形健硕、羽翼丰满、叫声响亮的蝉。童年的夏天,总是和蝉鸣紧紧相连,抓住一只蝉,好像就抓住了整个夏天。落日星空、萤光飞火、啾啾蝉鸣给夏日平添更多乐趣和诗意。转眼西风吹凉,蝉鸣渐稀,几场雨水冲平了地上的蝉蛹洞,夏天就渐渐远去了。
蝉鸣一年又一年,转眼上了中学,知道了原来从幼虫羽化为蝉之前,蝉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蜕变历程,通常需要蛰伏在地下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当夏季来临,它感知生命的召唤,执着于破土重生的信念,从土壤中爬出来,躲过无数人的捕捉,从壳中扑腾着柔弱的翅膀,寻找生命的质的变化,完成蜕变过程,飞临高树繁枝间,尽情享受阳光下的欢愉,用鸣叫声诠释它一往无前的脚步。蝉的寿命也仅有半个夏天,等到秋风一起,鲜活的生命也就随风而去。“蝉鸣半夏,人活一生。”也许蝉早已洞悉生之不易,岁月苦短,对生命格外珍惜,以只争朝夕,激情演绎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夏日绝唱。
一声悦耳的蝉鸣,拨动了夏至的琴弦;一树动听的鸣蝉,生动了一个葳蕤的盛夏。经历了乡村生活,听的人不同,自然味道是不一样的。蝉鸣折叠出一季的风,有蝉的故事相守,没有蝉鸣的夏天,是缺乏了诗意和乐趣的季节。
陈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