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湖散步,突然收到某编辑发来的短信:说是要我谈一谈加入中国作协后的感受。
有什么感受呢?是命运煎熬带来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某些熏染?一时半会还真没有找到答案。
看见前面有两个人,举着花圈走向另一条岔路,我突然想起我的老父亲去世时,学彦叔痛哭流涕的样子。于是猛地一惊:这个为我父亲泪流满面的慈祥老人,他既是我的叔叔,又是我曾经的语文老师。
他善良的本性,直接渗透进我呼吸的弓弦。那泪水如甘露,滋润我的心田!
捧着《罗秋红诗选》,想起他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感激的泪水,便在宅基地上长出“向日葵的嫩芽”。我惊奇地发现,从那时读书起,我的这位叔叔,就成为了榜样的力量。他不卑不亢的作风,和乐于奉献之精神,一直影响着他的每一个学生,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支撑起向日葵掀起的音律,让潜意识里的颤抖音节,始终缠绕向上的、坦诚的知觉,这知觉足可以拓宽人生境界,给我潜意识留下因材施教的妙语连珠,留下了一页又一页“闪烁的篇章”……
2012年我开通博客,我告诉他我写了很多散文随笔,他说:“我早就觉得你适合教书,如今你教音乐,业余时间还写散文随笔,这真是好习惯,只要你坚持,会有好的发展。”他的话如空灵的妙音,串起生命的灵动与纯情,驱走了我内心的浮躁和嘈杂。
虽然离开学校那么久了,但心中的楷模形象,一点也没有模糊。始终缠绕着思维深处的那幅“民俗图景”。
学彦叔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虽然他只读了五年书,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最后却成为了黄穴高中最优秀的人民教师。
学校领导说他是勤勤恳恳,非常有责任心的好老师;而他所教的学生,也常常感受到一种父爱情操和温暖情怀。我作为他的侄女,更是感受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激励与安慰。
这次加入中国作协,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我的学彦叔,假如我不转到黄穴中学,我的人生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假如我不在他门下读两年书,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道路。
尽管来到武汉很多年了,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直铭记在心。尤其是老师给予的支持与鼓励,更加不会忘记。
今天,我是带着感恩之心,写下的这篇散文随笔,一些久违的面孔,总是在记忆深处释放一种宁静而爽心的画面,这画面让我触碰到了一种“精神大会餐”邂逅的最初念想。
这种念想,始终没有离开“灌溉根系”,它不仅激发美好的热望和遐想,还让隐藏在旧日历里的感恩波纹,重新找到凝聚的力量。
罗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