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因为网络多了一种相遇,网路漫漫,却让现实的我们分别三十年后能够相遇重见。这或许是个难以置信的奇迹,更多的是与生俱来的缘分。
三十多年后的今年清明小长假,我和楠终于重逢于她的家乡湖南岳阳。因为网络,楠在一篇我发表在黄石某个公众号上的文章里嗅到熟悉的味道。这篇文章没有署真实姓名,没有与我们相关的描绘,只是一篇随笔文章,一个经历三十多年后的遥远背影。
三十多年前,我在异地的医学院就读,楠在省城武汉读书,她和我闺蜜是同学。闺蜜说同寝室有个女孩子和我长得很像,一样瘦瘦弱弱的样子,一样的长发及腰,一样的喜欢写诗写文。于是,我们顺理成章地成了笔友,在书信往来里彼此熟悉彼此喜欢,仿佛一面清澈的镜子总能照出自己最初的模样。那个春天,我们相约携手同游东湖,杨柳依依,花草烂漫,我们的青春却恬静如清风,一切如同梦幻。文字内外的我们,都是如此的平和安静,如一篇辞藻唯美的散文云淡风轻。毕业之后,我们各奔东西。那时候没有电话、网络,异地沟通只能靠书信。但随着她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的变动,家住外省的楠,从此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直到前年的一天,她出现在我的微信里。她说,三十多年来她一直在试图联系我们,只知道我们在阳新,属于黄石地区。写过信打过电话寻找未果,近年常常在网上关注黄石的新闻。直到有一天,她在黄石的一个公众号上很偶然地读到一篇文章,作者为“流苏”,作者照片是一张背影。她反复看背影,总感觉很熟悉。楠说,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那个人就是我。因为公众号上有主编的微信号,于是她申请加为好友,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自己寻找多年日思夜想的朋友“苏”,如果是的话请通过申请,并告知联系方式。巧的是,公众号主编是我多年的老朋友,并热心地告诉她:你找到了要找的人!还是那熟悉的嗓音,还是那恬静的性子,三十多年后依然有迹可循,岁月并没有让所有的人和事面目全非。我们娓娓道来曾经的生活,探寻彼此的空缺时光。我们在网络之中,那么远又那么近。闺蜜说同学群建了好多年,一直没有找到楠的消息,可是因为楠对我的寻找,她终于出现在了同学圈。人世间,总有种相遇,兜兜转转,因为惦记跨过长长的岁月之后终于圆满。遥远的城市,陌生的过往,依然隔离不了的那种记得。也许记忆里,那个爱阅读爱写文字的女子,纤柔细腻,长发及腰。曾经是我也是楠!
多少人是曾经的相见恨晚甚至刻骨铭心,可是,最终又有多少人能够在茫茫人海中,不,茫茫网海中,去寻找一位三十多年前相隔岁月遥远的朋友,只知道她的姓名和身在的小城,还因为她对文字的情有独钟。我,何其有幸!今年清明,因为远在北京的女儿回来探亲,于是应约去岳阳的是我们一家还有闺蜜。楠刚新搬家,却退出新房给我们住宿,一家人搬去老屋。那短短的三天,我们在洞庭湖边漫步,在岳阳楼寻千古风韵,如同少年时。这些年,她和我一样有个幸福的小家、有一个乖巧的女儿;她在学太极,不过她学的是杨氏,我学的是陈氏;她在学美术,不过她学的是中国画,我学的是素描和水粉丙烯;她在学游泳,不过她很娴熟,我却还是“半吊子”。
人的一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一路走下去,渐渐地我们熟悉的人越来越少,那些记忆里的刻骨铭心,也被岁月磨损,渐渐消散。那些付出真心在意过的人,即使再不舍,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走散了。但是此刻,我相信,真正铭刻在你记忆里的人,总会在某一刻出现。不管是否有过等待和盼望,也不管千山万水路途遥远,有你们的地方就有光芒,照耀那些尘封的往事与美好。
作者: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