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日子里,追赶的或者说,追赶时髦的东西很多。
当静下心来想想,才发现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简单成一碗温馨的白米粥,或是一句轻声浅笑的问候。
想起儿时上学的那个冬季。有一天下着濛濛雨,天黑得格外早。家离学校远,放学的时候,我和大弟及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踩着雨天的泥巴路往家赶。突然,冒出一个“浪子”模样的人,赖在路中间,不让我们通行。大弟说:“请让开。”“不让。”浪子很凶地说。我心里忐忑不安,却又听见大弟说:“老师来啦!”此刻,浪子转头看看,拔腿就跑得无影无踪。
大弟的脸冻得红红的,我的脚也冻僵冻麻了。于是,一进家门,放下书包,便立即冲向厨房。
灶台那儿,母亲正坐在灶口添柴熬粥。柴火映红母亲的脸,母亲伸过来的手,很温暖。我把手放在她的掌心,母亲手上的温暖即刻从我的指间传到全身。
母亲一边捂着我的手,一边心疼地念叨着:等锅里的粥好了,先盛一碗吃,既暖手又能暖肚子。
蹲在母亲的身边,帮母亲打理着灶火。此刻,炊烟飘满了整个厨房,泪水都被呛了出来。母亲熬的白米粥真好吃。稀稠正好,加些盐,米汤浓香,我们都爱吃。用家乡的蓝边碗,我们能吃一碗,配的菜,是新腌的小白菜,或是母亲清炒的西瓜皮。
那时是暑假的农忙季节,我也曾煮过粥,但怎么都煮不出母亲做的味道。母亲说:“煮粥要有耐心,慢慢熬,不能太急。”直到许多年后,我才知道,要熬出一碗好吃的粥,不仅要有母亲那样的耐心,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小时候,记得一旦有小孩子生病了,在那少医缺药的年代,母亲用柴火熬出的香浓白米粥,就成了最好的补品。
随着时光的流逝,几经风雨后,那淡淡萦绕的炊烟,灶台柴火的温暖,一直轻盈飘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熬煮的白米粥如一幅永不褪色的多彩画卷,定格在我的心里,缠绵在我的心头,牵引着我思乡的脚步。
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