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采茶戏是流行于阳新县域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种。它脱胎于采茶歌,糅合汉剧和楚剧的特色,另辟一门。其唱词和道白皆用阳新方言,通过戏剧表演的手法再现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民生疾苦,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婚姻爱情、道德伦理、乐观向上的人文风尚,深受老百姓喜爱。许多当地传统民间流传的灯歌、山歌、田歌、乡土气息浓厚的彩调小曲,以及道情渔鼓、各种传统民间风俗的情歌等,都是阳新采茶戏音乐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阳新境内群山罗列,自古盛产茶叶,是全国著名的贡茶之乡,有无茶不成歌、无茶不成礼之说,阳新风靡至今的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
据《兴国州志》《阳新县志》载:阳新在宋代就被列为全国12个贡品名茶产区之一,年产茶叶30万斤左右。采茶歌是一种即兴咏唱的劳动歌谣,是采茶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他们歌咏劳动,热爱劳动,抒发对茶叶的深情厚意,寄托他们美好愿望。每年阳春三月,嫩茶吐绿,采茶姑娘一边采茶,一边放歌于万绿丛中,于是产生了采茶歌。采茶歌属于民歌与山歌一类,腔调有倒板、平板、悲腔、双腔等,其唱法变化无穷,因阳新各地各人方言不同,韵致有别而常换曲改板,或因情怀之异而拖调易音。民歌本是随心抒情之曲,曲调词句都是由心到口,不讲平仄,只讲押韵,随意性很大,所以对于采茶歌也不可拘泥于某一唱法。优美的采茶歌原只用于唱茶,一旦为大众接受,便自然而然地用来唱农家百事,好的采茶歌不胫而走,越传越广,古兴国州有“入山则闻”和“歌笑市中”盛况。由采茶歌发展出采茶调和采茶戏,之后,又演变发展出放灯歌、划旱船、采莲船、打单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采茶歌可谓百歌之祖。
每一首采茶歌都让人闻歌动情,且领会到它的情趣和文化蕴含,从而形成兴国州民间文化的一大特色。采茶歌曲调高亢、嘹亮,旋律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歌声中娓娓叙事,叙事的旋律中又表达着真挚的情感,也往往烙着时代的印记。如流传在龙港一带的《姑嫂摘茶》:“正月里是新年,琉璃纱灯挂堂前,采是采青茶,牡是牡丹青,十指尖尖摘细茶……”这支采茶小调流传较广。从无言的茶到采茶人随心出口的小调,再到有一定板腔和一定地方风味的采茶调,再到配乐伴舞的采茶灯,最后形成完整的采茶戏。采茶戏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是老祖先留下来的民间智慧。自元代以来,各地就流传唱采茶的习俗,在元代散曲作品中,便有采茶歌的演唱曲目,并一直在民间流传,但采茶剧种主要成于明清时期。清代的《九宫大成》可找到曲谱收录的18首采茶歌变体。
史载,康熙年间,阳新经济繁荣,采茶戏风行。咸丰年间,阳新采茶戏已独具风格。光绪以后,汉剧流入阳新,一些采茶戏艺人日唱汉戏,夜唱采茶,表演、剧目、道白、唱腔不同程度受到汉剧的影响。清末李盛满、徐世怀、陈新岩等人,是鄂南、赣北采茶戏阳新知名艺人的代表。民谣有云:“阳新龙燕,四十八郾,抱起枕头一摞肩,茶戏爱看一夜天。”后随着楚剧的流入,阳新采茶戏又从其中吸收了不少营养,日臻发展。
阳新采茶戏虽然源自采茶歌,但它的早期雏形是花灯调。每年正月十五,阳新盛行玩花灯,玩灯者将采茶歌融合传统民间小调即景演唱。若在戏台上演出,便称为花灯调。阳新采茶戏最早搬上戏台是在清朝中期,距今已有200年历史。民间至今仍保留了100多座晚清时期的古戏台。当年这些古戏台曾广为流传的一些花灯戏如《娘教子》《杨七郎》《贺年》等就是阳新采茶戏的最初雏形。阳新人喜欢听戏、看戏、唱戏,阳新素有“戏窝子”之称。每有演出,四邻八乡的人都赶去听戏,戏台下里三层外三层全是观众,场面热闹非凡。阳新采茶戏在当地已广为流传,街头巷尾、树荫纳凉之所、广场社区、甚至是田间地头等地都能听到采茶戏音乐的曲调。每逢年关时节、宗族大典、祠堂落成、庙会及各种庆典、红白喜事等礼俗活动时,接请戏班子唱采茶戏已成为阳新农村的一种风土习俗。黄梅采茶戏传入阳新后,与当地花灯调相结合,再经过多代民间艺人不断努力与发展,才逐步形成了现代阳新采茶戏。1964年,以湖北省音乐学院杨匡民教授为首的专家组通过系统挖掘、整理,增入丝弦伴奏,正式确定形成阳新采茶戏这一剧种。并在阳新县首次挂牌成立阳新采茶戏剧团。迄今为止,阳新县采茶戏剧团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专业的采茶戏剧团。
阳新采茶戏题材十分广泛且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的,数量最多达百部,也最富特色。爱慕、试探、追求、热恋、送别、相思等等,均用采茶戏来表达,流传至今有《十二月相思》《海棠花》等。如《远望情哥来》:“远望情哥下畈来,丢落花针丢落鞋,抓把茶叶杯中撒,抓把花椒手中挨,泡杯香茶待郎来。”又如《看姐是个摘茶人》:“郎在高山剁树桠,姐在山下摘细茶,左手摘得茶四两,右手摘得茶半斤,看姐是个摘茶人。”有传播生活知识的,如《五行生甘露》:“金木水火土,五行生甘露。百草喂壮老黄牛。东南西北中,五方生运通。进学戴顶坐朝中。”有影射阶级压迫的,有装点生活情趣的,如《打白歌》,还有宣传知识哲理的。以戏曲剧目来看,阳新采茶戏传统剧目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之称。
以前,阳新采茶戏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小戏,没有专业剧团,只有时聚时散的“呼拢班”。新中国成立后,阳新采茶戏重获新生,当时仅龙港一地,采茶戏的民间业余剧团就有80多个。1964年5月,原社会主义教育宣传队和湖北艺术学院调查组一道,对阳新采茶戏的声腔进行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和精心提炼,在锣鼓伴奏基础上加入丝弦伴奏,逐渐形成鲜明的剧种特色,实现了从民间小戏到具备完整戏曲音乐体系剧种的华丽转身,成为湖北省“十大稀有”剧种之一,被誉为“盛开在鄂东南地区一支独放的山茶花”。2008年,阳新采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非遗,2012年,阳新县采茶剧团更名为“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守艺与传承,以黄石市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为主阵地,35个业余剧团为补充,扎实开展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阳新采茶戏已然成为极具光彩和艺术价值的地方文化品牌。
多年来,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推陈出新,创作出大量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不断推出舞台精品,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进景区等惠民演出,戏曲进万家,每年演出多达200余场次,受到市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富川大舞台之《采茶戏苑》栏目,每周三零门槛免费观看,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先后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历史剧《闯王杀亲》,大型古装采茶戏《张无奈拾印》《三姑出宫》《九瓣莲》,大型现代采茶戏《山中一片云》《布贴女》《火红的山茶花》《仙岛湖传奇》等,新创现代小戏《小丽养屯鸟》等,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2003年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采茶戏《载梦的小船》荣获编剧、作曲、演员等八大奖项并入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剧目。
最近几年,阳新采茶戏走出阳新,频繁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舞台,并收获诸多荣誉。其中,《绣出幸福吉祥来》在中央戏曲春晚亮相。2016年,《采茶女》参加北京延庆第六届、第九届端午文化节非遗展演。2018年7月,《龙港秋夜》代表湖北省“天下第一团”稀有剧种参加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同年10月,《龙港秋夜》代表湖北省参加2018“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2019年《龙港秋夜》被评为湖北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屈原文艺奖。《腊米树下》在第八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比赛中荣获优秀剧目奖等三项大奖。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连续3次荣获湖北省文化厅“百团下乡”先进集体,中心6名青年演员获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2个民间剧团获湖北省五星级社会文艺团队称号。2024年,原创大型阳新采茶戏《富川霜叶红》再次荣获第十二届屈原文艺奖殊荣。传承中心又紧贴生活和时政,新创、排演了以精准扶贫、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为题材的现代阳新采茶戏小戏《莲花湖畔》《杨家喜事》等。《莲花湖畔》讲述了纪委干部严查专项补助款,为家乡创业青年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故事,体现了纪委工作的实效性与重要性,弘扬了廉政建设的清风正气。《杨家喜事》讲述了致富带头人杨兴国带头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故事,通过母子斗智斗勇、亲戚添火加油等一系列爆笑场景,寓情于礼,寓教于乐,倡导理性消费与健康生活方式,彰显了文明新风尚。
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主任、阳新采茶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费丽君,谈到如何让阳新采茶戏在时代洪流中立足,并且繁荣发展,说了四个字:“人才兴戏!”近年来,传承中心不定期选送骨干到外地学习培训,同时采取传承人收徒,传帮带培养人才,通过移植传统剧目,打造原创精品剧目,让年轻演员在舞台上不断锤炼。为了蓄力人才,阳新县委、县政府每十年给传承中心新招学员财政编制,用以吸引年轻学员加入,促进采茶戏艺术薪火相传。“2017年我们招录了30名12岁—14岁的孩子,送到艺术学校学习5年,他们已回剧院实习,毕业后享受事业编制,近期正忙着下乡镇参加惠民演出呢。”费丽君一脸欣慰地说,“这批‘00后’学艺精湛,他们会改变大众认为只有老年人才喜欢唱戏的固有认知,也相信他们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阳新采茶戏。”
作者: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