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当了老师以后,每每有人夸赞自己有某一些优点时,总会去成长经历里去寻找——是什么样的契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给了我这样一个优点养成的机会。
前日,和家长孩子们一起观看《银河补习班》,主人公的爸爸,总在告诉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养成动脑筋的习惯,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思考。突然想起,有人说,我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只是遇事喜欢琢磨,总想把事情做得更好点,总想省时省力省心做个偷懒的家伙罢了。
那这样的习惯养成源于哪里?一个清瘦的中年男老师跃在了脑海前——孙老师,我小学的语文老师,一个曾送我一本视若珍宝的作文书的老师。他的语文课讲得如何,其实已经没有很深的印象,但他喜欢用手去捋自己腮边一缕长须,喜欢手举一根竹条,请我们吃“竹笋炒肉”的情景,永远藏在记忆深处。而他最常在课堂上提醒我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一句话也刻入我的骨髓里——同学们啊,脑袋啊,就像那工厂里的机器,你不用就会生锈的,只有天天用,脑子就和那机器一样,越用越灵活。
那时的我,和儿子一样,视老师的话为真理,语文老师的话我记在了心里。爸爸是机修工人,他经常会面对生锈的零件发出感慨:“放太久了,不用,就生锈啦!”而母亲米厂里那常年不歇的机器,就因为天天在用,而没有出问题。于是,课堂上的我是举手最积极的那个,虽然也会出错,也会遭同学们耻笑,但我知道,动脑带给我更多的是学习效率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
现在想来,虽然很遗憾自己在一个小地方长大,我的老师们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讲课有时照本宣科。但如果我们能做最好的自己,愿意去亲近课本,敬畏课堂,其实,收获还是会大于预想的。
还有人曾说过我的无畏与思维之独立。其实,我也知道,有时这些会成为“傻”的代名词,甚至有标新立异之嫌。我想,如果我再年轻20岁,也许会再努力去改变些什么,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挺感谢自己的。
而这些“勇敢”来自我初中的班主任。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他是最欣赏我的一位老师,他对我的宠爱,现在想来近乎“溺爱”。他允许我肆无忌惮地在课堂上指出他课中的问题,会在听完我的“批评”后,大肆表扬我,说我是他见到的最有思想的学生,最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就这样被亲爱的班主任宠溺着,于是我性格张扬,好于表现……虽然在后来的日子,因为这样的“优点”而跌倒、吃亏,但我依旧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会经常去回忆,经常去思念……
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