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老师不是我的老师,是我的婆婆。
第一次见她是在北京。那时我和老公还没毕业,刚确认恋爱关系不久,正好公公婆婆带着父母来北京旅游,于是匆忙中见了第一面。年轻、高挑、利落,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我心里颇有些打鼓:会不会是不苟言笑而不好相处的一个人?
相处久了却发现,和干练的外形相比,婆婆却是极温和单纯的一个人。她话不多,讲话时总是轻柔柔的,气质是多年教师生涯养成的清淡和严谨。毕业时我和老公经过商量放弃了北京和山东,选择来湖南生活,公公婆婆更是意料之外地开明,没有过多思忖便表示支持我们的决定。
后面几次见她是在山东。公公婆婆是山东济宁人,不知道是否算是北方人的“天赋技能”,婆婆做得一手好面食。我刚到山东,别的饮食都不太习惯,却唯独热爱吃饼。锅饼、烧饼、葱油饼、素饼……哪怕到了现在我依然叫不全五花八门的饼的名字,但不妨碍我每次都吃得停不下来。
婆婆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就是上课、做饭、遛狗。有时饭后坐在一起闲聊,说的大多都是学校里的事情——教学楼的前坪新移栽了桂花,调皮的学生上课都抱着饭盒,学校新来的老师竟是那一年班级里最顽皮的孩子,谁的考学留下了遗憾,谁如愿以偿成为了医生……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公公婆婆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但说起每一届的学生都是如数家珍。
现在见到她更多是在湖南。小孩子出生以后,双职工家庭难免有些分身乏术的时候,刚刚退休的婆婆便来了南方帮我们带孩子。其实来之前我们不是没有担心的——育儿理念存在差异怎么办?生活方式不同产生摩擦怎么办?来了以后却发现,我们寄给她的育儿书她已经看完了,学得比我们还要全面;生活方式虽然有很大不同,但她会尽最大可能理解和尊重我们的生活习惯,从不干涉我们的决定。
婆婆不喜外出,用当下的话来说是个很“宅”的人,闲着的时候便从客厅的书柜里拿书看,有时看到一半顺手扣在茶几上。于是眼看着茶几上的书换了一本又一本,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自诩爱书,上班以后却总借口工作忙没时间看书,书柜里很多书都是买回来以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的。从那以后,闲暇时我也逐渐开始放下手机、翻开书页。
婆婆是我的婆婆,更是教书育人数十年的刘晓霞老师。
我其实不曾见过她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春雨润物的时刻,她的学生也不会了解她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我们都曾在她的身上感受到尊重与爱护,也学会独立和好学。
我以家庭一员的身份感谢她,也因曾作为学生的生涯而尊敬她,更以欣赏一位成熟女性的态度欣赏她。
白居易说:“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但退休后的刘晓霞老师,在阳台上种的花,也挺美的。
郭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