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路过村里瓦棚的遗址,又回忆起瓦棚的过去。瓦棚不是一般的农家屋子,而是以前农村里的“大工厂”——专门打瓦的地方。
瓦棚曾经是村里面积最大的房子,每天靠手工生产一两千片瓦。两三人,每人每天打六七百片;而且每天有人巡视,晚上有人睡在那里守夜,旁边还有一个配套的土设备——瓦窑。开瓦窑烧瓦,以及瓦片烧好冷却出窑时,全村人集中到这里开工。因此,这瓦棚俨如城里的工厂。
20世纪70年代,是瓦棚发展鼎盛期。那时,瓦棚四周瓦墩子林立,以致棚里光线不足而阴暗。瓦棚中间是一个大泥堆,大泥堆的泥是制瓦的原材料,是经过挑选的,特别柔润,是捏泥人的好原料;里面的沙也是经过筛选的,特别细小,手感也特好。但是,我们小孩子都不敢随便进去玩。
瓦片的销路,有本村的,有邻村的,还有城里人也来这里买瓦。买家来运载瓦片的车有木板车也有手扶拖拉机,还有中型拖拉机,最高级的是解放牌汽车。瓦片特别重,下雨天里,车子半路没进泥巴也不少见。当时车辆少,有一辆大一点的车,比如中型拖拉机或者解放牌汽车来村搬运东西,算是村里的盛事了。
80年代中期的一天,我在瓦棚附近忙活时,大雨来了,便进入瓦棚避雨。这天,我发现瓦棚有好几处漏水。几天后,我碰到本村生产队队长,便向队长报告了瓦棚漏水的事,他只是笑笑,没说什么。后来瓦棚的梁歪了,有的地方坍塌了,成了危房,不得不拆除。最后,瓦棚成了菜地,直到现在还是菜地。瓦棚彻底消失的时候,是在21世纪初。这时,村里的屋子已基本上换成了平顶楼房,村级路也进行了硬化。
瓦棚的没落,意味着瓦房时代的结束,平顶房时代的开始。随着时代发展,村里每一条村巷都硬化了,乡村振兴开启更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