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快递点拿快递时,经过一座小桥。站在桥上,往河里望去,发现河边有一片淡淡的红雾,绵延数里,与绿色的水草相辉映,别具韵味。我的目光被拴住了,好半天才意识到那一大片红雾是红蓼。
后来我知道了红蓼的许多小名,比如马蓼、荭草、大红蓼、狗尾巴花等,都带有一种朴实和亲切。我经常在夏末秋初与它们相遇,细看纤细的茎、稀疏的节,凝神于它们的颜色由青色渐渐转为紫红,像着青衣薄施粉黛的村姑,娇羞可人。芝麻般的小花一粒粒簇拥在一起,形成精致小巧的穗。它们热热闹闹地占据了山谷、路旁、田埂,以及河川两岸的草地,远望如云霞般的锦缎,又像从地心里长出来的钻石,以壮观的姿态走进了我的目光。
红蓼嫩绿圆熟的叶子颇像辣椒叶,味道辛辣。小时候,母亲在夏天去割红蓼晒至半干,然后拧成一个个蓼草把,晚上点燃,驱蚊效果很好,不过我们也经常被熏得眼泪直流。红蓼还是一味中药。记得有一年,村里的家禽发生了瘟病,许多人家养的鸭子都死了。而爷爷养的鸭子健康壮硕,安然无恙。人们便向爷爷取经,爷爷热心地说:“用干净干爽的红蓼垫在鸭笼里,可以防瘟疫。”人们纷纷效仿,后来养的鸭子果然不再发生瘟病了。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幅现代画家诸乐三的《玉米蓼花》图,一株劲挺的蓼花与高高的玉米同框,而那低垂的红穗,色彩古雅艳丽,笔触精致,将蓼花的气魄和韵味都彰显了出来。我凝视良久,蓦地想起母亲用蓼花做的酒曲,她用酒曲酿的米酒,清清亮亮,酸中带甜,酒香扑鼻,我很喜欢喝。有一次喝得微醺,竟然失手摔碎了两个碗,成为笑谈。
单位食堂前的草地上长了许多红蓼,每天路过那里,看到在阳光下开得娇艳灿烂的花儿,总会停下来观赏一番。红蓼的花期很长,可以连续开数天不败。面对蓼花,我常常想起粉黛乱子草,只是粉黛乱子草太狂野了、太乱了,让人看了头晕。而红蓼则不同,它静静地欣欣然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那么美,那么烂漫,如果没有它们,秋天该是多么逊色啊!
蓼花的花语是“立志、思念、离别”之意,这一点,在古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唐代白居易的“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诗人寓情于景,将旅途的寂寥辛苦诗意地表达了出来,让人动容;而唐代杜牧的“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一种落寞怅惘、朋友间的惦念之情弥漫于字里行间,引人遐思;唐朝司空图写的“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借蓼花烘托出离别之情,读来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萦绕心间;五代李煜的“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诗句蕴含生活的凄苦,让人读来五味杂陈。
周末的清晨,来到乡下。看到水塘边一丛玫红和淡红相间的蓼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秀丽养眼。红蓼就像乡间劳作的村人,热情、淳朴、谦逊。它植根于贫瘠的土壤,却以顽强的毅力、柔韧的身姿,开出繁星般的秀美花朵来。红蓼是平凡的,却又是伟大的。从红蓼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绚丽,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洞察和领悟。
作者:胡萍